3/24/2013

不要跟陌生人交談

我們居住的這個小鎮,滿五歲可以進入正式的公立幼稚園就讀,但在幼稚園之前有個學前班,只招收滿四歲的孩子,上下午各一班,一班約二十人左右,每天兩個半小時,所以不是每個年紀到了的孩子都可以去,必須經過「甄選」。

如果中文「甄選」這兩個字,會給人一種「選天才秀」的感覺的話,那就是個大大的誤會了,還是改成「測試」吧!

兒子一歲開始就上私立托兒所三天。雖然我是個沒出門上班的主婦,但從他出生到一歲,在家跟他混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我也快瘋了。二十年前沒有網路或中文電視,在家裡如果我不打電話給朋友,或沒人打來給我,那我白天幾乎都沒人可以說話,何況伺候一個不到一歲的嬰兒,時間完全被控制在他的作息上,也不是我想跟人聊天十分鐘就能做到的,加上我們在家只講中文,他需要出門學英文及學習跟其他的人互動,就找了一家附近的托兒所,每星期上課三天,這樣我也喘口氣。

當我知道有公立學前班後興趣十足,因為免費啊!記得測試那天我帶他去學校,讓他自己進教室,與三個老師一起待了約二十分鐘。之後我問他:「老師有問你問題嗎?」
「有啊。」兒子答。
「那你回答什麼?」我問。
「我沒有回答。」兒子說。
「為什麼?你又不是不會講英文?」我大叫。
「你不是叫我不要跟不認識的人說話嗎?」兒子說。

我的乖兒子,我怎麼不知道原來你這麼聽話啊?

後來我才了解,測試的目的是要找出那些沒上過學或不太懂英文的孩子,因為即使是美國家庭的小孩,雖然語言沒障礙,但如果到了四歲都還沒上過學,上幼稚園的時候也可能會有不適應的情形出現,成立學前班的目的就是在幫助這些孩子,先從短時間的學前班來開始,讓他們漸漸適應離家上學的生活。

放榜後兒子果然因為他自己裝聾作啞而雀屏中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