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2013

給自己打分數

我認為自己既不是「虎媽」也不是「虎老師」,覺得「過程」比「結果」重要,考完試有成績就好了,不需要斤斤計較數字。但在平時,我卻很喜歡在口頭上叫學生給自己的表現打分數。

有些學生很乖,不論是父母提醒或自己主動練琴,每週都會依照指示,把功課練得很好。「很好」這兩個字有點抽象,或許說依照我的標準,每首曲子練完有個九十分以上,就是不錯了。偶爾我會對學生表示希望能做得更好,但好與不好還是抽象的描述。有些孩子還小,自己心裡並沒有標準,或者某首曲子就是練得不夠,這時我就需要給他們一種實際的評量,讓他們更了解狀況,並明白還有多少努力的空間。

當然使用這個方法的前題,是根據「人往高處爬」的道理,期待每個人如果知道自己還能更好,就會自然產生朝這個方向前進的意願。

例如彈完一首曲子,我會問學生:「你練了一個禮拜後今天來彈給我聽,你覺得從零到一百分,你可以得幾分?」當這個問題一被提出的時候,答案雖然應該只是一個數字,但也非常精彩。

有學生不論彈成什麼樣,很少給自己打低於九十分;有的人則是已經練得很好了,但還是總傾向給自己一個很低的分數。從另一個角度看,老給自己打高分的人,有可能是自信、樂觀、甚至是沒有標準或標準不高;反之給自己打低分的人,可能是缺乏自信、悲觀、或是先說一個低的再讓老師來評論,要是老師的分數高於自己的分數,那反而高興一些,感覺上比自己先說高再被老師貶低的好。

有個學生開始學時已經不小了,因為是初學,好多情況都不是很確定,練了兩三個月之後雖然有進度,但我總覺得他對練習大約只使出了一半的力氣而已,應該還可以更負責。後來我決定起用「給自己打分數」政策,並且不等到我問他,每週功課中的每首曲子,他都得先在練完後上課前給自己打個分數,沒想到自此他就開始突飛猛進,練習的狀況比前一段時間好很多。

類似的方式我也曾應用在中文大班課上。每教一個新的生字,當場就會讓學生練習寫幾個,這字數還得依學生的年齡來計劃,不多不少剛剛好才行,如果太多他們就哇哇叫。然後我就問會大家:「寫完以後自己檢查一下,看是不是都寫對了,還有你覺得那個字你寫得最漂亮,就把它圈起來。」

雖然學生愈小愈不懂什麼是「漂亮」,但如果故意寫個不成比例的字,他們也都知道看起來很醜很奇怪,所以舉幾個例子就明白了。大部分的學生都很聽話,乖乖的圈一個自己認為是寫得好的字,我看了也都同意,也有幾個比較皮的學生,會把每個字都圈起來,並告訴我說全都漂亮,讓我這個老師聽了後笑的心花怒放。

總之看學生怎麼給自己打分數也是一種很有趣的心理狀態,往往是個性與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而不是他真的練得如何或得了幾分。

至於我自己,小時候的我是很在乎分數的,甚至曾經為了差五分就一百的得失心而哭哭啼啼沒完沒了。現在我老了也進步了,雖不在意世俗間依別人標準的分數評量,但我在乎自己為自己打的那看不見的分數。

當生活中出現了某種問題或困難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老天爺又來給我出功課了!」接下來就是「我要怎麼做才能及格?」如果罵人、生氣、煩惱、或吵架,都會讓我不及格的話,我希望自己不要用這些不好的方式,要努力找出其他的好辦法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並且不只是過關而已,我還希望自己在處理的過程上能得高分。

除非科技能更進步提高人的年齡,否則我的今生大半已經過去。在剩下的日子裡,有些及格邊緣的功課希望能加油改善,已經不及格的科目希望能有機會補修,每項新的功課則希望都能得到 A+++,當蒙主寵召的那一刻到來,希望能以高分畢業,並順利申請進入天堂的哈佛!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哈哈~希望跟你天堂的哈佛見
~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