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兒子已經二十多歲上大學了,暑假來臨找到一個有薪資的實習工作,馬上就要上任了。孩子看起來不錯,但母親看起來有些緊張,問我:「你覺得他的頭髮會不會太長了?需不需要去剪剪?」
我看了看長相帥氣的年輕人,不是短髮但長度適中,剪不剪都行。雖然我是他母親的朋友,就有資格對他的外表發表意見嗎?我自己不覺得,對朋友說:「他幾歲啦?他覺得好就好,需要我們管嗎?」
朋友笑了笑我們又繼續談話,聊著聊著又談起應該穿什麼樣的服裝去上班,當然我的理論依舊是「孩子已經是成年人了,我們該閉嘴了」,看我這麼固執,朋友只好挑明了說:「你知道嗎?這份實習工作是我的一個朋友介紹的,所以他是要去一個有熟人的環境中工作!」
這下子我恍然大悟了,重點不在於到底該穿西裝還是便服,也不在於頭髮會不會太長,而是「你去工作別給你爹娘丟面子啊」!
有個孩子的年紀比這位年輕人小多了,但遇到的情況是類似的。有一天他要去同學家玩,出門前母親嘮嘮叨叨的不斷對他曉以大義耳提面命:「你要有禮貌,要叫人,別把人家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的,玩具玩完要收好,如果他媽媽給你吃東西,你吃的時候也要小心,別吃的到處都是,知不知道?不然下次人家就不找你去玩了。」
天啊,要去朋友家玩一下怎麼這麼難啊?要先聽母親演講兩小時,再通過考試及格才能去嗎?最後終於說到了重點:「你去別人家玩,你的一舉一動都是代表父母,別讓人家覺得我們都沒教你,你知道嗎?」囉嗦了半天,還好天還沒黑,否則就別玩兒了。
有個孩子更絕,每次出門前母親也是嘮叨個沒完,他是個很聽話的孩子,要是媽媽說了二十件不能做的事,那二十件他全都不會做。但母親再怎麼提醒也不會是百分之百的周全,總有漏網之魚,每次就是會有某種狀況發生,那狀況就是沒被提到的,然後他就會做一件不該做的事!
「人的行為是被恐懼統治著的」,記得我的孩子第一次自己去朋友家玩的時候,我也是緊張的不得了,身怕他不在我眼前,就會把人家的房子給拆了。
請問,一個人不論是五歲還是五十歲,不論是父母雙亡的孤兒或是雙親都還健在,不論是在一個全是熟人的環境中 party,或是到全是陌生人的公司工作,都應該要懂禮貌並付諸行動吧?那麼我們教孩子禮貌,應該是為了孩子的生活學習,跟我們自己沒那麼大的關係吧?
當然不論我們的「動機」是為孩子還是為自己,教都是一定要教的。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並沒有任何有關禮貌的概念,我們得一點一滴的從灌輸觀念然後如何行動來慢慢告訴他,這「做什麼」的內容不是問題,但到底是「為什麼」要教,這動機就可能影響我們「怎麼做」的行為了。
如果我們老把孩子行為與我們的面子畫上等號,那就極可能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陷入某種作繭自縛的情緒中,在那當下為了要對周圍的人表示「你看我有在教喔!」,或是覺得「為什麼我教了他還這樣?」,甚至大吼大叫或出言不遜的話,有時候反而更難看。如果我們可以把學習禮貌看做是生活的一部份,那麼我們就能給自己與孩子充分的時間,用好言好語在每次不同的狀況中做機會教育,也給孩子一個進步的空間。
就算教孩子禮貌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我的面子吧,別忘了除了言語的教導之外,我們也隨時在對孩子進行身教。如果我平時就是一個有禮貌的人,那麼我的孩子應該也差不到那兒去,當孩子自己出門時,我實在不必那麼恐懼,應該給自己及孩子多一些的信心。
當孩子十八歲後,我希望他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再也不代表我們,他只代表著他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