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想加入「本州台灣人群組」,在網上看到兩個台語問題拿來考我,這兩個問題是:「逮丸都位來?來米枸瓦顧?」
我讀了幾次竟然懂了,自己也嚇了一跳,原來我的台語還不錯啊!我覺得有趣,便把問題送給幾個懂台語的朋友,沒有想到他們也跟我一樣,無法一看就懂,得多讀幾次才行。
於是我想到在這種情況下,台語很爛跟台語很棒的人,面臨的困境是一樣的,就是當我們看到國字時,眼睛傳給大腦的訊息馬上就是「字義」,但此刻國字並無任何意義,我們必須打破慣性,丟掉字義只取其音,強迫自己多讀幾次,成為一個帶著奇怪腔調的非台灣人說台語,然後就能明白了。
之後又有朋友送來一張照片,是台灣某組織老人聚會時學習英文歌曲「你是我的陽光」的中文大字報。
「You are my sunshine」變成「油鴨賣三鮮」,「My only sunshine」變成「賣甕裡三鮮」,這些音譯實在太妙了!不太懂英文的老人們學英文歌時,把英文變成易讀的中文,除了國字也搭配一點意思,看來「陽光」絕對不敵「三鮮」啊!
話說那天我與小老闆還有別公司的一個印度人開網上會議,這位印度大哥的英文非常難懂,以前他偶爾來辦公室時,面對面談話我都已經覺得很吃力了,更不用說這次是網上會議。
期間我不斷聽到他那邊有回聲與雜音,怎麼都聽不清楚,還好小老闆沒問題,就再翻譯一次給我聽。說翻譯當然也不是翻譯,只是小老闆用他的英文再講一次,讓我能聽懂。
來美國三十多年後,我的英文雖然不是多棒,但應付日常生活已經沒問題。我也發現一個情況,就是我若遇到有嚴重外國腔調的人說英文,例如那位印度大哥,我就沒轍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想是即使我在美國待的時間比在台灣還久,但我是到了中學才開始學英文,二十多歲之後才進入完全的英文環境,已經錯過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機,無論如何英文都只是我的第二語言,無論聽說讀寫,都很難游刃有餘。
每個人說話時都有自己獨特的腔調,不是只有個人音色不同而已。若我遇到有人說中文時帶著嚴重的腔調,例如在台灣時有人說國語時帶著台灣腔,或者是大學時期遇到的僑生同學說「馬來國語」或「新加坡國語」,我都能聽懂,因為中文是我的母語。
同樣的理論也適用於小老闆,他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英文是他的母語,所以當他聽到印度腔或其他腔調的不標準英文時,他也沒有問題。
再說我的小孩,雖然他們的第一語言應該是中文,他們也說得挺流利,但是生活中他們並沒有機會聽到很多不同的人說中文,他們使用的詞彙非常有限,基本上被限制在父母兩個人的日常生活用語,所以嚴格說起來,他們的母語還是英文,而不是中文。
我相信我的孩子聽到各種腔調的英文,也會像小老闆一樣沒問題,但是若聽到帶著口音的中文,就不一定能懂了。
兒子就曾經接觸過一些同學的中國父母,雖然說中文卻有某種地方口音,讓他覺得有點難懂。因為曾經在台灣住了兩年,他可能比較習慣聽台灣國語。
中國地大方言眾多,隔個省就好像到了另外一個國家,比英文麻煩多了。
我是外省第二代,小時候還跟奶奶一起住,能聽懂北京土話。我認為南方方言艱深難懂,例如廣東話、上海話、寧波話、福州話、閩南語等,聽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語言,至於北方方言像是山東話與四川話等,我覺得好懂一些。
北京人常常說他們除了普通話,其他什麼都不會,這也就是我老爸的寫照,他在台灣生活的時間比我長得多,但我看他沒學會過幾句台語。
我把有趣的英文歌加中文歌詞的「油鴨賣三鮮」大字報給兩個小孩,跟他們提及我這些關於語言的想法,也討論了一下語言的奧妙。
兒子最近不知道為什麼說話咬文嚼字的,原來開始繼續進修中文,說自己分不清「朋」「盆」,錄音作業分數比美國同學還低!我笑著說:「那怎麼辦?妳爸媽都是台灣國語,你也是,就藉此機會練習,也修正一下吧!」
---------------------
閱讀舊文:遇見天才還比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