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2013

遇見天才還比啥?

有些家長看自家的孩子總覺得乏善可陳,看別人的孩子總是流口水。我不能說我從來沒有羨慕過別人或沒有流過口水,但每當要流的時候,我總是提醒自己無須如此,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心比心,如果我的老公孩子也整天看著別人的老婆或老媽流口水,我一定很難過。今生會來這一趟就是有功課,沒有人是完美的,有一好就沒有二好,不要老是羨慕別人或感嘆自己沒有的,要多看自己已經擁有的,才能把功課做好。

說到中文,我自認是個「口語中文虎媽」,以身作則堅持了二十年,在家中談話時使用完全的中文,不夾雜任何英文字,孩子們也算合作,所以他們經常一開口,就讓別家的父母流口水。沒想到有一天,我也快對一個美國孩子流口水了。

這學期兒子在學校得到一個海外留學 (Study Abroad) 的機會,與另外四個同學一起去台灣學習中文四個月,回美國的當天他帶了兩個同學回來,就暫稱他們為「白一」及「白二」吧。自兒子進大學後,假期時常帶同學回家,通常有客人進門,我們就得遷就客人講英文,但這次有同學來訪,我們竟然可以繼續使用中文,這真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

白二主修亞洲歷史,進了大學才開始學中文。據他的說法,是自己的「讀寫」能力比「聽說」強。這並不奇怪,就跟我們以前在台灣學英文一樣,能讀書也能寫考卷,但卻缺乏口語練習的機會,所以「讀寫」勝過「聽說」。白二的中文一聽就是老外說中文,偶爾我聽不太懂,白一還替他翻譯,所謂翻譯,也就是白一用他自己的中文再說一次。

白一與白二完全不同,他可以一直快速的講個不停,就像我們在聊天一樣。如果要挑剔他,是有一兩個音有點奇怪,但這不是問題,因為每個人說話都可能有某些音發不準。他的中文對我來說,已經流利到若不見其人只聞其聲,可能完全不知道是個美國人在說中文。我不知他何時開始接觸中文,相信再早也早不過高中,今天能有這樣的成績,我只能說:「天才是擋不住的!」

兒子說:「我跟白二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我好像害了他,因為我們兩個人講話都講英文,跟台灣人在一起時,大部分又都是我在講,所以他練習的機會好像就少了。」我跟兒子說:「如果你早一點注意到這點,也許是應該幫幫他,多給他製造與別人對話的機會,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是個性及態度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我的感覺是,他的個性看起來就是與白一不同。」

我認為所謂的「天才」,除了天生具有的能力之外,「個性」及「興趣」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白一也許天生語言能力就高人一等,加上個性開朗外向又喜歡發表意見,真是想學得不好也難。白二就不太一樣了,連說英文時都比較慢也少,若欠缺天份又學得晚,自然在「說」的方面無法與白一相提並論,是他對亞洲文化及語言方面的興趣,讓他能有今天的成績。

大部分學習能力正常沒有障礙的人,只要願意學,都差不到那裡去,如果學不好,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今天我的孩子中文講得好,是因為他們從出生就「聽」中文不能選擇,長大後自己也沒有拒絕「說」,所以中文有一定的程度,這是因為環境,並不是因為他們有語言天份。提到「說」,兒子不會比這兩個同學差,可是在「讀寫」方面可能就差他們甚多了,白二的中國歷史可能比我強呢!

第二天要送他們回學校前,依照慣例我買了三份便當給他們帶回學校吃。出門前在裝車的時候,白一問我:「我的晚餐呢?」
我答:「不要緊張,你看,我早把三個袋子都放在後座了。」
「謝謝,謝謝!這個對我來說太重要了!我的行李沒那麼重要。」白一笑笑跟我說,那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剛從台灣來的年輕人一樣。
「我知道,你想的跟我一樣。」我說。

認識白一這種語言天才,中文講得這麼棒,連我這種平時知道不該羨慕也不該比較的人,口水都快流到西班牙了!人比人真的氣死人,比也比不完,就別比了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