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今天教成語「依依不捨」,一邊寫字一邊舉例,問一個學生說:「例如以後你長大了,要去唸大學了,你會不會跟媽媽依依不捨?」學生的答案是「不會」。老師以為他聽不懂,一再的解釋,學生也一再回答同樣的答案。後來老師終於明白,學生並不是不懂,而是他的答案就是「不會」。不巧學生的母親經過,聽到了這段對話,心裡頓時五味雜陳,非常不是滋味。
依依不捨的劇本,我家真的演過。兒子一歲開始上托兒所,每天一到學校放他下地,就開始生離死別十八相送。幾個月後我在教室門上的小窗,發現兒子見門一關,就把淚一抹轉身去玩兒了,但不知為何他仍持續演戲,我也配合演出,整整演了兩年才停。女兒也是一歲開始上學,但同樣的戲碼,只演了兩星期就下檔了。兒子後來離家唸大學,雖只有一小時車程,但依依不捨的人是我不是他。女兒再過一年也要啟程,目的地尚未定,我卻要提早開始做依依不捨的心裡準備。
有個母親曾問孩子說:「如果我死了,你會怎麼樣?」孩子說:「我會去參加你的葬禮。」有個奶奶戴著一條很美的項鍊,孫女看了很喜歡,奶奶說:「既然你這麼喜歡的話,那等我死了以後,這條鍊子就送給你。」孫女馬上問奶奶說:「那你什麼時候會死?」
類似此種童言無忌的話,我家兒子也說過。某年婆婆來訪,我們開車經過一個豪宅,婆婆問孫子說:「等你以後長大會賺錢了,要不要買一棟大房子給阿嬷住?」兒子聽了之後說:「等我會賺錢的時候,你早就死啦!」不同的是,我家阿嬤比那個母親與奶奶都高級多了,她聽了不但沒有生氣,還覺得孫子有頭腦,笑的淚流滿面。
如果我們自己回答這些問題,答案會是:「媽媽,如果你死了,我會很傷心很想你!」還有「奶奶,我不要你死,我情願不戴這條項鍊!」以及「阿嬤,等我會賺錢的時候,我希望我能有很多錢,買一個比這個更大的房子給你!」但很不幸的,今天回答的人是孩子,他們並沒有我們身上承載的恐懼及包袱,所以他們心裡並沒有這些我們所謂的標準答案,只有在那當下的瞬間產生的念頭,以及誠實的回答。
相信很多人都問過孩子:「你出去的時候,有沒有想我?」或是類似的問題,就像那位老師問學生時一樣,在問的時候,我們早已在心裡,為這段對談預設了某種場景及劇本,但這樣的問題及假設,終究不過是大人們為了自己的私心而問,通常也得不到期待中的答案,那麼這樣的問題,問了有意義嗎?
那位回答「不會對母親依依不捨」的孩子,不知是否真的有過離家的經驗,但無論如何孩子都一定會長大。就算只是去參加一個外宿一週的夏令營,如果別人在白天都玩得高興晚上也睡得沉,難道我會希望我的孩子因為想我,而玩不好睡不著嗎?
當孩子出門的時候,如果不會對父母依依不捨,難道不是他們的福氣?還是我們真的能評量孩子離家時依依不捨的程度,並以此來判斷孩子是否孝順,亦或是我們在他心中的重量?
有朋友問我:「你寫的東西,會不會希望你的孩子讀呢?你彈琴唱歌,有沒有錄起來,以後可給孩子們做紀念?」若說不希望他們讀我的文章,那真是太矯情了,但無論是他們可讀但不願意讀,或是想讀卻讀不了,我都不會因此傷感。至於音樂的部分,我可不能與專業演奏家或歌手相提並論,他們還是聽 CD 比較好吧?如果我畢業了,我相信他們不會忘了曾經有我這個母親,但過多的思念也是不必要的。
一個人不論有多棒的父母、多幸福的婚姻、或是多孝順的孩子,終究都得獨自面對世事的無常,當旅程到達終點時,也都將是「獨行,不必相送」,又何需在「別人是否對我依依不捨」的問題上糾結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