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家長問:「學鋼琴的時候,老師是否也教 『樂理』?」答案是 YES。音樂與樂理是同時存在的,就好像孩子去上學,除了學習知識外,也與老師及同學互動,學習了禮貌,並不用另外去上「做人處事課」一樣。一旦開始彈琴,就同時學了讀譜、節奏、表情記號等,慢慢彈的曲子由淺入深,觸及各個時代不同曲式及音樂家的作品,日積月累後,基本的樂理及音樂史,都包括了。
如果是初學的小學生,除了彈的琴譜之外,我會選一本寫的作業。說是「樂理」太沉重,就是認識音符、數數拍子、或畫畫圖什麼的。雖然目的是好玩兼學習,但作了一段時間後,學生的好惡也就自然顯現了。有的學生很喜歡寫的功課,每星期都會完成;有的則不是,每天把彈的功課練完後,就把寫的跳過,往往過了一兩個月後,樂理本還是像新的一樣。
有個學生看來就只是練琴,不寫作業,所以我問他母親說:「他是不是不喜歡寫?如果不喜歡寫,那以後就不要買這本了。」母親回答說:「他當然不喜歡寫啊!怎麼可能會有人喜歡呢?如果您覺得該寫,我就叫他寫,反正就是功課嘛!」話不能這麼說,因為這就是不一定要寫的功課,不反對就寫,如果討厭的話,可以有不同選擇。何況不寫,並不表示他就沒學到,或是不會啊!
這位母親會這麼說,因為她從來沒有見過會自動寫功課的孩子。怎麼沒有?當然有!有個學生就是很喜歡寫作業。音符如果畫得太大,有時很難分辨在線上或線間,但這個學生不只愛寫,而且寫出來的音符非常整齊,比印的還漂亮呢!
不只有自動寫功課的學生,還有喜歡上課願意練琴的學生。有個學生進了高中後,功課變多了,每天又因晚睡,早上都叫起不來。但是星期天早上要上鋼琴課,母親叫了兩聲不見動靜,就說:「如果你再不起來,我就打電話給老師,說你不能去了。」他會馬上從床上彈起,梳洗換衣出門來上課。
我有兩個表姐,她們各有一個兒子。孩子們的年齡相近,於是表姐們帶著兒子們,一同去補習班補數學。一進補習班,他們就被發了一本很厚的數學練習題庫,老師叫大家每天寫兩頁。上了一個月之後,兩個人都不能再去了。
大表姐的兒子,每天一打開題庫就哈欠連天,做了兩題後就睡著了,所以他連三題都做不完,更別說兩頁了,如果再繼續的話,簡直就是浪費錢。小表姐的兒子完全相反,當他一打開題庫後,就一題接著一題寫得不能停止,若跟他說寫兩頁就好了,他還會發脾氣。後來老師還沒教到的,他也全都寫完了,既然數學已經這麼棒了,幹嘛還要補習?
所以大表姐看著小表姐的兒子,說:「寫完一整本,怎麼可能呢?」小表姐看著大表姐的兒子,說:「一寫就睡著,怎麼可能呢?」然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看著別人的孩子表現優良,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如此。怎麼可能有人願意去上鋼琴課呢?怎麼可能有人自動自發練琴呢?怎麼可能有孩子那麼有禮貌,會自動開口叫人呢?怎麼可能有人喜歡讀書呢?怎麼可能有人主動學習呢?
其實在我們說「怎麼可能」之前,應該先照鏡子看一下自己。我們是不是為孩子安排太多活動了,所以他們早就累得什麼都不想做了?我們是不是一見到朋友,就急著提醒孩子叫人,萬一他們想叫都來不及?我們是不是對孩子期望太多或太高,讓孩子覺得反正怎麼做我們都不滿意,所以潛意識裡覺得「算了吧」?我們是不是早就在潛移默化中,為他們設定了太多負面的框框?例如學習一定要努力認真,還要看成績高低,所以不可能快樂;工作一定是辛苦的,錢是難賺的,享樂是不被允許的,所以生活充滿痛苦?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或換個方式來說,是否可把所有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我認識一個一向奉行「君子遠庖廚」的老公,退休後閒閒沒事,決定找尋人生的第二春,開始負責起家庭伙食了,即使孩子已經長大離家,兩老每晚都有兩熱炒一冷盤及一湯上桌。還有一個原本對廚房沒有興趣的老婆,豬牛都搞不清楚,二十多年來勉強把孩子養大,現在空巢了,每天早上發麵糰做麵包,下午烤個蛋糕,晚上再和麵包餃子。
他的朋友說:「他煮飯,怎麼可能?」她的朋友說:「她和麵做麵包,怎麼可能?」怎麼不可能?太陽底下,任何事都有可能!說「怎麼可能」的人,只是因為沒見過罷了;沒見過的,並不表示就不存在。身為父母的我們,也許還不清楚用什麼方法,可以把孩子的「不可能」變成「可能」,但起碼可以先閉嘴,不要說「怎麼可能」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