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2014

「斷捨離」 與 「活在當下」

常讀到或聽到「活在當下」四個字,感覺上是了解其意,可是知易行難,知而未行,明白又有何用?最近因為進行居家雜物大清掃的「斷捨離」,讓我對「活在當下」有了一種比較實際的認知。

3/23/2014

不願意付學費的父母

三月有一則美國新聞,雖不是國家大事,但卻引起大眾的關注,那就是新澤西州有個十八歲的高中女孩說:「去年底她被父母趕出家門後,父母就不再支付她高中學費,因此她一狀告上法院,要求曾任地區警長的父親和母親支付學費與生活費。」 這女兒之後又在臉書痛批父母是「被寵壞」的嬰兒潮世代,寧可把錢拿來安享退休生活,不願用來讓孩子讀大學。

3/22/2014

這是我的責任要教他?

最近有一種對話場景,常在我面對不同演員的時候出現,例如:
 
(場景一)
琴老師:「王大中,你好。」
王媽媽對王大中說:「喂,老師在跟你打招呼,你是聾了還是瞎了?怎麼不回答?」
王大中看了我一眼,王媽媽很不滿意。
「老師,你知道嗎?他現在見到人,就是這個死樣子,一點禮貌都沒有,我真的快被他氣死了!」王媽媽說。
「那就別管他了嘛!」我說。
「可是,他真的很沒禮貌耶!不管怎麼行?這是我的責任要教他啊!」王媽媽說。

3/18/2014

食品之「斷、捨、離」

曾經聽過這麼一個笑話:「有個老公在飯後收剩菜時,問老婆說:你要我現在就把這些菜丟了,還是把它們包起來放進冰箱,過兩天你再自己丟?」 聽了之後,懂了其中的哲學,發出會心一笑。與其說這是個笑話,不如說這是一個幾乎曾發生在每個家庭的真實故事。我家不勞老爺動手,我都是自己裝剩菜,過幾天再自己丟。現在由於老爺第二天要帶便當,所以剩菜也比較有去處了。

3/16/2014

孩子物品的「斷、捨、離」

十多年前我在中文學校教學前班時,比照美國學校老師的辦法,每年一開學,就請家長準備一個講義夾,把上課的教材全收在一起,每週的講義加上一點意思意思的作業,起碼有五到十張紙。那時電腦及電子郵件的應用尚未普遍,有些認真的家長,還先把作業影印一份留存,希望以後要是有空,還可拿出來陪孩子複習。

3/15/2014

「斷、捨、離」 心情記事

我的房子很小,因為鋼琴放在飯廳,基本上從客廳一進門到飯廳,都算是我的工作範圍。雖然學生不多,仍需保持個樣子,所以這兩廳中除了架子上的物品有點亂之外,整體還算整潔。唯一奇怪的,是如果仔細瞧鋼琴後面的書架,琴譜中間還夾雜著食譜,琴譜食譜,反正都是「譜」,管它呢,就把它們都送作堆吧!

3/05/2014

各人能力不同

有個朋友是讀文學的,大學畢業後唸過一年統計研究所。想當年沒有電腦,餐館帳單都是人手寫的,每次算帳時請她把帳單對一次,不用五秒鐘,基本上任何人為計算的錯誤,都逃不過她法眼。對我這個只能數拍子到十二的人來說,她簡直就是「數學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