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2014

「斷捨離」 與 「活在當下」

常讀到或聽到「活在當下」四個字,感覺上是了解其意,可是知易行難,知而未行,明白又有何用?最近因為進行居家雜物大清掃的「斷捨離」,讓我對「活在當下」有了一種比較實際的認知。

就拿連續劇來舉例吧,記得最早是在我讀初中的時候,有錄影機及錄影帶的出現。那時要看一齣連續劇,得搬個幾大袋子的錄影帶回家,後來才進步到電腦磁片。跳過讀書的那幾年不提,成家生子後,有個朋友是沒孩子的,常對我介紹好看的連續劇,但我忙的很,那有美國時間看電視?我總說:「你把片子都留著,以後等小孩長大了,再借我看吧!」

幾年後孩子長大了,但我依然沒時間看,也發現那些都不需要留,因為電視節目不斷推陳出新,如果有時間,幹嘛回頭看舊的?當時當然也想不到,現在整套全新的片子都沒人要,因為「愛怕板子」更方便,只要上網就能隨走隨看,不需要呆坐在電視前,而且能與中日韓同步,看「當下正在上演」的連續劇。

近藤麻理惠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提到:「只留下令你怦然心動的東西,剩下的,全都毅然決然的丟掉」,那麼連續劇就全丟了吧,都是可看可不看的,不看這齣也有那齣,完全不符合「心動」原則。還有一些書籍及禮品,可能在此刻令我心動,但一段時間後心動的感覺必會轉淡,那麼也就是該丟棄的時候了。

山下英子的「斷、捨、離」原則,強調重視「現在」這個時間軸,我覺得與「活在當下」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是一齣好看的連續劇,我現在就應該看,何必等到五年後?今天進貨的草莓很新鮮,一盒賣 $3.99,嫌貴的人就別買;商家不是白癡,明天已經沒那麼新鮮了,於是降成 $2.99;等我看到標示 $0.99 時,就應該趕快為「今天」而買,為「現在」而吃,如果為了「明天」多買兩盒,明天就可能就已經長毛了,不但沒有省到,吃了還會肚子痛。當主婦這麼多年,更發現因便宜而為「以後」先買來屯積的東西,物品等到要用時都找不到,食品則都過期了,原先想省的錢沒省到,花的也都浪費了。

科技的進步,也使我們愈來愈不能「活在當下」。去狄士尼樂園渡假,晚上看場音樂聲光雷射噴水秀,我不能放輕鬆的享受那當下的感覺,卻一心為了以後的回憶,不是照像就是拍影片,急著把影像留存。舉著相機手酸肩膀疼不說,還害左右兩邊的陌生人,也不能好好欣賞節目,我一動他們就跟著動,深怕擋到我的機器。放眼望去除了我,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做同樣的事,東一個手機西一個相機,再精彩的節目,在當下彷彿也都失真了。回家後,電腦裡還得因此存進許多無形的雜物,有人常常找出來看,也有人是為存而拍,讓檔案深埋在三個不同的硬碟中保存,卻再也不曾打開。

在清理的同時,我發現有許多孩子小時候的紀念物品,例如寫給父母的信及卡片、家庭的照片、課堂上的勞作或文章等,因時間過去而成為歷史,總是很難「斷捨離」。有朋友問我:「那些你也丟了嗎?」是的,因為在檢視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東西,是扮演著「提醒」的角色,要是我今生不再看見它們,那部分的記憶也就不存在了。當然也有許多回憶深存腦海,想忘都忘不了,也不需要靠某樣實質的物品來保持記憶。

既然如此,那麼無論是孩子一句可愛的話、一盤好菜、一個快樂的聚會、一場完美的演出、一片迷人的風景、或任何一種美好的生活經驗,若在當時就已經享受了,又何必怕忘記,非要屯積某樣物品日後成為家中的雜物,來強迫自己回憶呢?


1 則留言:

YuYunbeautifulworld 提到...

我們這一代人都有這種心路歷程 剛走過妳走的路 我現在其實很想丟我的"大"結婚照 當年還是海運來的 有朋友到現在都在怨嘆 在美國結婚沒照 所以 斷 捨 離 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