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有一則美國新聞,雖不是國家大事,但卻引起大眾的關注,那就是新澤西州有個十八歲的高中女孩說:「去年底她被父母趕出家門後,父母就不再支付她高中學費,因此她一狀告上法院,要求曾任地區警長的父親和母親支付學費與生活費。」 這女兒之後又在臉書痛批父母是「被寵壞」的嬰兒潮世代,寧可把錢拿來安享退休生活,不願用來讓孩子讀大學。
我對此事的前因後果並不了解,只是看到這則新聞時,想起曾認識一家不願意付學費的美國父母。
女兒小時候在鎮上的活動中心,參加十分物美價廉的空手道課,那時美國母親郝媽媽也帶著兒子上課。因為孩子還小,上課時我們得等在那兒,聊了聊覺得彼此挺投緣的,所以我就與郝媽媽熟識起來。
雖然我操著一口不流利的英文,但郝媽媽完全不介意,她對東方的文化很有興趣,特別是食物。她去過中國超市購物,除了一般的中國餐館,她還吃過日式小火鍋及韓國烤肉等。這下認識了我,就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每星期上課時都拉著我問東問西,我倆還真聊得挺高興,就這樣幾年過去了,孩子也長大了。
在我們的學區,四年級可以開始選學一樣樂器,她的兒子選了單簧管。有一天她想起我是鋼琴老師,跟我說兒子是多麼喜歡單簧管,常常在家吹個不停,學校的管樂老師也說他吹得比其他同學都好。
我不知道這事就算了,但現在聽說了,怎麼能不發表一點專業意見呢?我馬上問郝媽媽:「學校老師給大家上的是團體課,那種課的進度是很慢的,既然你兒子這麼有興趣,你要不要找個老師,讓他去上私人個別課,這樣他就會更精進?」
郝媽媽一聽精神來了,馬上問我:「那我可否請問一下,如果去找個老師,要花多少錢呢?或是說你教鋼琴,是收多少學費呢?」
因為她完全沒概念,我就把一般上音樂課的情形跟她說了說,例如是一星期上一次,有私人的老師、也有外面的音樂班,鐘點費大約是在多少到多少等。沒想到她一聽眼睛睜得好大,一副見到鬼的樣子,大叫說:「什麼?學鋼琴這麼貴啊?」把我也嚇了一跳,好像我在做一份斂財的工作。又因為她叫得太大聲了,當場我們還被美國空手道師父訓了幾句。
雖然我只是在孩子上課的時間與她見面,平日並無額外的接觸,但我們聊了這麼久,我也知道她與老公都有一份很正式穩定的工作。我們這裡是老住宅區,她的房子與我的大小差不多,但車子可差多了,她倆開的是價值不菲的名車,而且每年必定坐飛機去國外渡假好幾次,加上平常整天出外吃吃喝喝,我看她一點都不窮。
聽她一叫,頓時我心裡出現的句子是:「拜託你吧!你只有一個孩子耶!你就捨不得給他找個老師,讓他學得像樣嗎?」 同樣是父母,給孩子的風景怎麼差這麼多啊?我們情願自己吃饅頭,也要省錢讓孩子學才藝,老美自己花得高興就行,兒子學什麼單簧管?省省吧!
後來女兒沒興趣繼續上空手道課,我也幾年沒再見到郝媽媽了。
女兒進了高中後,有一天我去學校,找輔導老師開一對一家長會議,郝媽媽的時間竟然排在我前面,原來我們的孩子是同一個輔導老師。當輪到我的時候,郝媽媽一離開,輔導老師就問我說:「你認識郝媽媽?你知道嗎,她不要兒子去外州讀書,因為跨州要多繳學費,她只想付最低最基本的學費,所以她也不讓兒子申請任何一家藤校,她說那些都太貴了。好可惜的孩子,他一定會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的,但他很聽話,我想他會拿到某學校的獎學金,他大概也就會去唸那兒了!」
老師啊,您是怎麼回事啊?我只有十分鐘的會議時間,不是應該討論我的孩子嗎?沒想到一半都讓您拿來抱怨郝媽媽了。因著以前的經驗,郝媽媽的行為我也不太意外。看著老師一臉哀愁,不能說動一個很優秀的學生至少去嘗試申請幾家更好的學校,我也覺得很可惜。
在美國,孩子過了十八歲基本上已經成年,沒人規定孩子一定要唸大學,更沒人規定父母一定要為孩子付學費,所以貸款讀書、或先做事存錢再讀大學的人,比比皆是。我讀過不少講輪迴的書,書中常提到「父母是自己選的」,郝兒子選了郝媽媽當母親,這就是他的命及他的功課,是對是錯還是好或壞,也不是我這個外人能論斷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