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2019

「陪練」這回事

十多年前有個家長在中文學校問我:「琴老師,你還教鋼琴嗎?有時間收新的學生嗎?」我答:「是,我還在教。如果時間可以配合,當然收新學生。」

當時這個孩子已經半大不小了,亞裔孩子是出了名的「會彈鋼琴不會擦屁股」,怎麼媽媽現在才在找老師呢?細問之下果然沒錯,孩子不但已經學了好幾年,現在除了鋼琴還學大提琴。媽媽問我的意思,是因為孩子不願意練琴,於是她想付我鐘點費,讓我「陪孩子練琴」。

原來我吃豬肉卻沒見過豬走路?竟然有家長是這樣搞的?這麼認真為孩子的學習付出大筆銀子?當下除了驚訝,也憑著一種不知道從那裡來的直覺,我直接拒絕了她,還建議她說如果想這麼做,不妨考慮找一個會彈琴的高中生,比較省錢,不用找我。

拒絕她之後,多年來沒有再聽到類似的事件,但是最近又眼界大開。原來那位媽媽要請我當陪練,可能只是她自己的一種想法,如今拜科技所賜,「陪練」已經正式成為一個經由手機與網路而產生的職業項目,就像 Uber可能也是源自共乘或幫忙載朋友的概念一樣,於是我再度想到「陪練」一事。

花兩份學費請兩個老師,有道理嗎?我了解唯一的一個管理知識,就是「每個人頭上應該只有一個頂頭上司」。要是有兩個老闆,他們對同一件事給不同的指示,那該聽誰的?此外我自己是老師,但是卻陪別人的學生練琴,感覺好像矮了一截?如果我知道我的學生在家也有一名陪練,那麼誰才是真正的老師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吧?

雖然我不是名師,我只有學生小貓兩三隻,但在當老師的這幾十年中,我見多了朋友們的孩子,或已經學過幾年的學生來我這兒之前,遇到根本不會教、教得莫名其妙、或甚至完全不負責任不知道在教什麼的老師。

例如學兩年就給小奏鳴曲,沒有彈過巴哈初步就直接彈創意曲,有老師完全不使用有系統的教材,只給東一張西一張的影印紙,更有智商完全正常但卻學了三五年卻還是不會看譜的學生,各種狀況光怪陸離無奇不有。

如果學生拜的是胡搞的老師,家長卻請我當陪練,那麼當我看見學生學習上的問題時,我應該說話還是閉上我的賤嘴?還是反正我也拿了錢,就把學生的問題解決了,讓真正的老師不但得到功勞,還可以感覺良好?亦或是我真的那麼缺錢,需要替別人做嫁衣裳?

我教過的「非初學者」,也有幾個學了超過三年但是仍舊不會讀譜,才跑來找我的例子,現在回頭想想,其實就是家中有人會彈琴,義不容辭當了「陪練」!例如一個學生靠會彈琴的奶奶當陪練,已到中級程度,奶奶不在身邊就沒有辦法自己練,因搬家來找我上課,我發現她竟然無法視奏彈出一頁初級的四行大字報琴譜! 

接下來的幾年,我就是她的老師兼陪練。上課時我感覺她常常在看我彈哪些鍵,所以教她時我完全不彈。雖然學習的進度與速度緩慢,但是幾年下來,起碼知道琴譜上的豆芽菜是怎麼回事兒了,後來也能獨立彈出一首自己喜歡的流行歌。

那個學生當時年紀小,還有改變的可能,也願意當做完全不會從頭來過。最近有家長表示看到自己的親戚有這種學習問題,問我怎麼辦?我的意思是「四年級啦?別學了吧!」更別來拜我為師。我已經老了,不想再為五斗米折腰,做這種事半功倍吃力不討好,死馬當活馬醫還未必能醫活的事。

學生如果五六歲由我啟蒙學習,我都表示希望家長能陪練頭兩年,這是一段學習的過程。大部份的家長不懂音樂,無法幫助孩子練習,但可以做到「陪伴」與「鼓勵」。孩子如果因為父母喜歡聽自己彈琴而產生興趣,自然願意多練習。家長們若能好好珍惜這一段有限的親子互動時間,不是比練習了正確的節奏與音符更有意義嗎?學會節奏與音符,本來就是家長花銀子請我做的事,不需要自己做吧?

繼「虎父母」「直昇機父母」之後,最近還有「鏟雪機父母」的產生,幫孩子鏟平眼前一切阻礙。當然「不好好練琴導致學習緩慢」,別人都彈蕭邦了你還在彈「哦麥當勞有農場」,也是一種阻礙,沒問題,此阻礙可經由「陪練」來鏟平。

看來現代父母的眼界沒有變的更廣闊,反而更狹隘了,依舊繼續著「你不好好練,就是我虧錢」的老路,拜名師之後怕孩子不練,得每天再請手機或真人「陪練」,確定他練了,否則就對不起自己的銀子。

只是我還是不懂,請「陪練」的目的,不就是「請人來餵飯」嗎?孩子吃得多發育得快,就一定是好的嗎?要餵到什麼時候呢?幾歲才要教孩子自己吃飯呢?如果後來我們發現他自己不會吃,非要有人餵才吃,我們可以接受嗎?發現他沒有辦法自己吃時才教他吃,來得及嗎?萬一來不及,又怎麼辦呢?還是繼續罵孩子笨,卻不承認這些不主動的問題,其實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無論是站在老師或家長的立場,我都認為「陪練」不應該存在。我們不需要這麼功利主義,只照顧眼前看得見的短程。現階段花錢為孩子選最好的學習,選最好的學校,並剷除一切障礙,以求達到最大的經濟與學習效益,並不重要。給孩子機會培養「自己選擇、自己面對、自己決定、並自己負責」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請陪練的家長們,肯定不會想到我說的這些,他們必定有他們的理由,覺得孩子必須要有「陪練」。看來是我年輕時自視太高想太多了,當年就應該接了這個「陪練」的活兒,聽人練琴收錢,話也不用多說,呼吸就有進帳,狠狠賺一筆!

---------------

閱讀舊文:「做孩子的粉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