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2019

「陪寫」中文功課

最近除了發現世界上有「陪練」這回事,還因為朋友回台灣幾個月,請我去當她中文家教的代課老師。我雖不願意當「鋼琴陪練」,卻因幫朋友的忙,當了「中文陪寫」,每星期用一個小時的時間,陪學生完成他中文學校的功課。

中文與英文的不同之處,在於文字本身並不代表聲音。遇到不懂的英文字,若認識字母,也能勉強發音唸出來,但中文就不行了。無論是注音或拼音,都只是發音參考而已,沒有參考的時候,就得「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或猜其意,最終要認識每一個國字,才算學會。

但「字」之後還有「詞」,「詞」之後還有成語、俗語、俚語、歇後語,真是沒完沒了,然後這些「語」往往又與歷史有關,難啊!

這家可能因為父母都只會「聽說」不會「讀寫」,不能自己親當「陪讀陪寫」,所以得請家教老師。學生已經五年級了,但是認識的國字比我想像的少很多,不過這也是一般在這裡的孩子學中文的狀況,一學年的課上完後過了暑假,就還給老師一半了,年紀越大累積的字越多也越難,孩子越忙越漫不經心,也就越記不住,一點都不奇怪。

現在使用的「華語課本」設計非常周到,有注音也有拼音,後面還有英文解釋。前幾冊學過的字都應該認識了,之後再出現就沒有發音輔助了。作業中練習新國字的部分,學生依樣畫葫蘆完全沒問題,只是畫完了也不一定記住。

雖說不認識幾個大字,但是家裡有「聽說」中文的環境,他的口語中文不錯,課本上有拼音的部份,自己唸一唸就能了解意思,麻煩的是那些沒有拼音也不認識的字。我的工作就是要幫他完成作業中他自己不能獨立完成的部分,例如問答、造句、填空等等。

幾個星期下來,感覺我也像是「鋼琴陪練」一樣,就是告訴他「這樣寫」或「那樣寫」,至於寫完到底能不能吸收記住,我似乎心有餘而力不足,何況我只是擔任短暫的「陪寫」,也沒有資格管了。

這個星期幫他準備期末考,考題是以課文中「西遊記」唐僧取經故事為底,製造出另一個不同情節的故事。我想完蛋了,學生自己肯定寫不出中文,是要我寫一個故事給他讀嗎?像我這麼沒有想像力與創造力的人,叫我編故事,兩行我也寫不出來,我又只有一小時的時間,何況我的教育理論一向是「自己的功課自己做」,這下子怎麼辦呢?

當我告訴學生要寫一個自己的故事後,沒想到他一反常態,露出興高采烈興致勃勃的表情。於是我請他把課本後面的英文讀一遍,先了解西遊記是怎麼回事,再看看怎麼能以唐僧、孫悟空、豬八戒與沙和尚為角色,說一個不同的故事。

接著學生拿出他的電腦,打開「谷歌翻譯」,開始寫他的故事。我傻眼了!

想當年我的孩子學中文時,還沒有「谷歌翻譯」這回事,凡有不會的,都是家有煮飯老媽子把「鋼琴老師、中文老師、陪練、陪寫」全包了!現在的家長如果不花錢請家教,「谷歌翻譯」不但免費而且好用啊!

我以為「谷歌翻譯」就是寫一個字翻一個字,沒想到長篇大論照翻不誤!我問學生:「寫完怎麼辦?」學生說他會「複製剪貼」到「谷歌文件夾」存檔,再請我幫他改中文。

等一下,我的問題還沒完:「中文寫好後,你怎麼讀呢?」學生說:「你看,下面有拼音啊!」我的天啊…要是給女兒知道,又要批評老媽「沒知識也不看電視」了!原來「谷歌翻譯」這麼神,不只國字,連拼音也一起給你了!

我看到學生在紙上寫著「Michael = 唐僧,Bob = 豬八戒」,這是什麼啊?原來因為「谷歌翻譯」中翻不了什麼「唐僧」「沙和尚」這些字,學生非常聰明,先為角色取了英文名字,寫完後自己再改回來。

因為我沒有時間再幫他修改成品,所以凡是中文看起來不太對的部份,當場我就改他的英文,讓「谷歌翻譯」翻出我要的中文字詞。學生發揮了充分的想像力,用駱駝取代馬,把莊園變城堡,把「豬八戒」變「狗八戒」,原來無聊的中文功課,經過「谷歌翻譯」的幫助,竟然變得如此有趣!

因為寫這個故事,我發現這個孩子極有想像力與創造力,我問他:「你喜歡自己寫故事嗎?喜歡畫畫嗎?」他說都不喜歡,他也覺得自己很有想像力,只是還不知道能用在何處。我說:「也許,做個蛋糕試試看?」

「代課陪寫」的這幾個月,之前都是寫死板功課,這次寫故事是最有趣的一次。

平常我總得說些該說但不利學習的缺德負面話,像是「好好寫」「寫清楚」「這裡少了一橫」之類的,學生的臉總是很臭,沒想到今天有積德的機會,他改編的內容都先問我,我都覺得新奇,贊成也讚揚他說:「哈哈哈,好啊!這樣寫很可愛啊!有道理!很有趣!」,我們兩個都好高興!

---------------

閱讀舊文:「孩子學中文,逼瘋全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