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2018

「開張大吉」之二主旋律

開張的前一天晚上,大家仍抱著懷疑的態度。開張當天早上我打開世界日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整頁超市開張廣告,上面說前二百名顧客還可以得到「神秘禮品包」。世界日報總不會騙人了吧?我馬上照相寄給朋友們。

那個早上我的手機可熱鬧了,八點有人約我去搶當前兩百名顧客,排隊時無聊可以聊天;八點半開門前有人傳來排隊的照片,說自己是前一百名顧客,一定可以拿到禮物;九點開門後,更有超市內各式各樣的照片傳來,我也轉傳出去,一個早上手機都快爆了,別人以為我已經在買菜,殊不知我是「老師不出門,能知超市事」。

老爺平時不喜歡去超市,但是那天下班後一反常態說:「我們去朝聖吧!」當時約下午五點左右,我們很順利找到車位。在進門的當下,我心裡浮現一首老歌「總有一天等到你!」

話說一進門就見到一位幾年沒見的中文學校家長,目前在超市工作。又見到另一個朋友,她中午與朋友相約在附近餐館吃飯,吃完一起去逛新超市,沒想到不斷遇到其他好久不見的朋友,一個接著一個一聊再聊,一逛就出不去了,到了五點都還沒有買完菜。第一天除了這兩位,我還遇到另外三個熟人。

一位十年前搬到另一個郡的朋友,每天開車經過我家去城裡工作。這天晚上她問我:「你知道你那邊舊的中國店已經關了,今天開了一家新的大超市嗎?」問我這種問題,簡直是污辱我嘛!我怎麼可能不知道呢?但朋友不住這裡,她家附近已有兩家華人大超市,她也有興趣嗎?後來發現她當時正在店裡,打算吃完晚飯再回家。

第一天港式燒臘大排長龍,所以我放棄了,第二天下午再度披掛上陣驅車前去,沒想到還是要排隊。在排隊的同時因為無聊,照了一張照片傳給在千里之外工作且與我有時差的兒子,兒子竟然說:「我知道你在那家店裡,我朋友說她剛剛看到你。」我說:「那她怎麼不叫我呢?」三十秒之後,兒子的朋友與她的母親出現在我面前,陪我排隊順便聊天。

與兒子朋友的母親聊完,燒臘也買完後,又遇到其他四個熟人。後來我決定低頭買菜,然後目不斜視直衝收銀台算帳出門,否則我想再過五個鐘頭我也回不了家。第三天我在結帳時遇見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因為忙著跟她敘舊,差點連帳都忘了付。

總之開張之後,見到人就問:「你去新超市了嗎?」如果沒去,就接著問:「怎麼還沒去呢?有人都已經去了好幾次了!」如果去了,則是「有遇到熟人嗎?」我問人,人也問我,問完後開始彙報,好久不見的張三李四王五趙六近來如何?

聽到我這樣說,尚未去朝聖的人露出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覺得我這個老師能言善道外加能寫,所言過於誇張。但是等到自己也去了之後,才知我言不假,因為她說:「週末我開門就進去了!本想避開人潮,但是又聊又逛又買的,竟然到一點多才離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