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013

藥方

有一個朋友的女兒跟我的女兒一樣,都進高中了。有一天她來電話,聊著聊著發現我們有個共同點,就是女兒都很喜歡運動,在這事上花非常多的時間。我家出了兩個運動員,這情況我很了解,如果參加高中校隊,不管是那種運動,每天課後都要練習,每星期還得出去比賽,起早趕晚的,真的花非常多的時間及精神,如果不是自己喜歡,是不可能繼續的。

但朋友覺得女兒過於熱衷運動,沒有專心在學業上,所以她想把她的運動活動給停了,問我覺得如何。我問她說:「你所謂的沒有專心學業,是怎麼回事?」她告訴我說,女兒不喜歡做學校那些功課,所以成績都不是很好,但也不是太糟啦,只是做媽的覺得,女兒可以更努力一些,學習的更好,只是她都不願意多花心思,又花這麼多的時間在運動活動上。

我聽了笑笑說:「你是在找我開藥方嗎?你找錯人了!」朋友說:「你是不是要告訴我 『 I don’t care ?』」我說:「這是你的孩子,是不干我屁事,但我說的並不是這個。如果你希望她聽你的話,然後希望你的話還有人加持,你就可以告訴女兒『 琴阿姨也覺得你不該去打球了,應該多花時間準備SAT 』,那你肯定要失望了,因為你不可能從我嘴裡聽到這樣的話的。」

孩子進了高中之後,常聽到大家擔心孩子的功課不夠好,考試考不好,申請不到好學校,其實這完全要看我們對於「成績好」、「考得好」、或「好學校」的定義是什麼。我想知道的是,如果這些都不好,或是孩子因為某些原因,高中畢業沒有馬上接著讀大學,或是可能根本就選擇不讀,我們是不是會對孩子說:「你今生已經毀了!你去死吧!」我想沒那麼嚴重吧?

父母因為自己沒有安全感,總覺得人生要靠外在這些看的見的條件來武裝自己,然後又把這些恐懼及不安加在孩子身上,往往成為一種惡性循環。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有自己的意見,又想獨立自主,父母每天的嘮叨會成為他們極大的負擔。

其實每當我們說出一句看似關心的話:「你功課做完了嗎?」「明天要考試你讀了嗎?」甚至孩子長大成年後,我們問:「你錢夠用嗎?」這些都是看的見的表面。其實在看不見的地方,我們表達的是:「我不提醒你,你就不會做。」「我看你這次絕對考不好。」「你賺這麼少,還花這麼多,分明就是不夠用!」如果我們是孩子,我們想聽父母對我們說這些嗎?

根據我的了解,朋友的女兒是比較叛逆,也很沒有安全感,可能在學校或課業上有一些問題,到底是什麼問題,是家長需要去了解的,不能只告訴她「因為這個不好,所以我不准你去做那個」。更何況,參加球隊不只是運動而已,這也是很重要的社交活動,孩子如果對課業沒有興趣,在這方面沒有什麼自我滿足感,因此做一項她喜歡的活動更為重要,參加這些活動對她來說會有舒解壓力的效果,我一點都不認為應該停止,停了狀況也不見得就會變好,還可能更糟。

我告訴朋友說:「我們可以有我們的目標想要達到,也可以希望她做什麼,這些都沒有對或錯,只是我們的意願。但做不做是她的意願,在她不在我們。如果我們能想出很有用很有效果的話,說了她就會聽會做會改變,那我們就說,但目前分明我們並沒有智慧或能力說出可能改變現狀的話,而且說出來的對孩子來說,都只是另一種傷害,會使情況變的更糟,那就閉嘴吧。」

閉嘴,是一種極大的智慧。

我不是醫生,只是偶爾自以為是當一下蒙古大夫。現在如果一定要給朋友開些藥方,除了「閉嘴」外,當然也可以「開口」,我叫她對女兒說:「不管怎麼樣,你是我的女兒,我是你媽,我愛你不會改變。」朋友表示如果她這樣對女兒說的話,女兒很可能會回:「But I don't like you。」甚至「 I hate you 。」我說:「這不是問題,你就再告訴她:『Whatever you want to do, it's fine with me, I still love you!』。」

我們是大人,難道演戲還演不過孩子嗎?何況這幾句也不是台詞,都是真心話。如果你就是那種極端的虎父母,心裡想的是「你不上大學就去死」,或是「你不進哈佛我就不愛你」,那我這藥方不適合你。

至於這藥方幾小時使用一次,多頻繁或多久,甚至有沒有效,都要試試才知道,每個人的病情都不一樣嘛!但若沒用也別怪我,我已經告訴你我是蒙古大夫了,我開藥方也沒跟你要銀子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