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9/2021

飢不擇食?

現在大家都使用手機,很多人把家裡原有的電話服務停了,我家電話倒是一直留著,因為在這裡住了30多年,很多以前登記的資料都是這個舊電話號碼,換的話有一定的麻煩,就選一個便宜的網路電話,繼續每個月繳幾塊錢。通常來電的都是廣告,不理就行了,偶爾有人留言,就再回電話。

話說那天回家後,竟然有一個很久不見的老家長兼朋友在家裡的電話留言,說有要事想請我幫忙。我回電後,她的第一句話竟然是:「琴老師,我知道你從來不做這種事情,但是我想你人緣廣,還是要找你幫忙才行!」

「等一下,你知道我不做這種事,但是你還是打電話來,你到底要幹嘛?是要叫我幫忙賣海洛英嗎?」我趕緊問她。

原來朋友的好同學在台灣,但是同學的兒子在美國,已經三十多歲,讀完碩士後找到工作,目前定居美國某州。朋友的同學非常擔心兒子的交友情況,於是請朋友幫忙,希望她動用在這裡的朋友圈,幫兒子找女朋友。

現在在親子關係上有種說法,就是「有一種冷,是父母覺得你冷」,或「有一種餓,是父母覺得你餓」。父母覺得孩子這樣冷那樣餓,叫孩子穿外套吃東西,但是孩子自己是怎麼感覺的呢?如果孩子不冷也不餓,那就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囉?

於是我馬上提出這個我認為很重要的問題:「我請問你,是『兒子急著找女朋友』,還是『他媽媽急著讓他找女朋友』?」對我而言,這兩者在動機上有極大的差別。若是媽媽加上媽媽的雞婆朋友覺得他應該交女朋友,但是他自己根本無所謂,那麼我就要對太監開罵了!結果答案是「這個男生他自己非常非常想要找個女朋友」。

這也沒問題啊,現在年輕人的交友方式跟我們古早人大不同,不是有很多交友網站可以註冊嗎?那裡需要找千里之外的大媽阿姨們介紹呢?

朋友的解釋是,此孩子過去曾經經由他自己的朋友介紹,交過兩個女朋友,一個纏著他想結婚,但是愛買名牌且卡債纏身,另一個身體非常不健康,台灣媽媽與美國雞婆阿姨都反對。搞了半天一場空,他很失望,又認為自己是個不善交際言辭的理工男,不敢在網路上面找朋友,怕對方有問題,才希望有人幫忙介紹認識的女孩。

找我幫忙可以,只是我得事先聲明,雖然以前我在中文學校教書,自己也有鋼琴學生,但大家似乎覺得凡稱謂是「老師」的人,都桃李滿天下交遊廣闊?我早自學校退休多年,自己的學生也只有小貓兩三隻,基本上不用社交軟體,沒有「非死不可」或 IG 帳戶,只與少數的「周圍活人」來往,更何況我不認識任何人居住在這位男生所在之州,這樣一來,我是要如何幫忙呢? 

朋友一直遊說我,推都推不掉,我想了想說:「請給我一些介紹他的文字,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這個訊息發給幾個人,至於後續有啥結果,不是我能控制的。」朋友說好,然後過沒多久就發給我一段簡介了。看到第一句,我情不自禁大笑出聲!

「有個朋友的兒子想結婚」,第一句就開宗明義表明目的!再來是「他希望認識一個未婚女孩」,這是什麼中文啊?接著我馬上想到一個成語:「飢不擇食」!之後我一邊笑,一邊也覺得自己非常缺德,我怎麼能笑呢?這是一件重要而且嚴肅的事情啊!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卻有一種遇到鬧劇的感覺?而且這似乎也不是當事人的問題?

我了解這個孩子想要交女朋友,但卻苦無合適對象。求之不得是痛苦的,不管是求對象、求孩子、求工作、或是想要吃一頓好菜但到了餐館卻發現餐館沒開門,都是一樣的痛苦,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罷了。

但有些觀念是人之常情,有些文字的表述要能盡在不言中,不能說得太直白,這樣的中文介紹,我能傳出去嗎?之後若有其他好心人繼續傳遞,會不會變成一個笑話呢?我覺得不妥,寫得有夠爛,那麼我是否也應該向朋友學習當個好心雞婆,花我的時間幫忙修改呢?

其實我心裡清楚得很,我批評別人的文字,只是在給我自己找藉口而已,因為我不認識這個人,不贊成這樣的方式,也根本不想做這件事,那我該怎麼辦?

我可以笑納這段文字,然後啥都不做,但是依我的個性,答應人的事情不去完成,是不太對的,何況是我要求朋友寫簡介,她寫了我收了,但卻不做處理,事情彷彿懸在空中不上不下,於是我決定回覆朋友,因為只有說清楚,我自己才能在情緒上為此事劃下一個句點。

我寫道:「這裡面有他的名字,還有居住地點與聯絡方式,在簡訊裡面傳來傳去,其實不太好。我還是建議他找交友網站,據我所知,這些網站都有適度保護隱私的設計,他可以篩選他看到的人,也有選擇權。30多歲的人了,應該有能力自己處理這些情況。真的不好意思,我沒有辦法幫你轉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