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2019

我的演唱會

數年前經由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大學學妹,她在大學畢業後進入流行音樂界成為歌手,後來更是許多知名歌手的老師。學妹在此地經營歌唱教室,每年定期為學生們舉辦演唱會。我自己也是老師,知道學生需要被鼓勵,因此多年來義不容辭成為為演唱會拍手叫好的專業觀眾,學妹則笑稱我為「大媽加油團團長」!

話說我從小學鋼琴,古典音樂與鋼琴是我的嗜好與最愛,因此高中時決定大學聯考報考音樂系。但是當進了音樂系之後,每天一到學校就是源源不絕的古典音樂入耳,喜歡或不喜歡的都得聽,聽完還得比較分析再寫功課交報告,煩都煩死了!

原來「偏房」被「扶正」了,就得開始負責任,當嗜好變成生活主要業務,我感到壓力漸大,於是開始大量聽唱流行歌曲,記憶中的四年大學,晚上常常戴著耳機聽歌進入夢鄉。記得有一次與同學約在某音樂廳見面聽鋼琴獨奏會,而我卻陰錯陽差到了另一個音樂廳,發現蘇芮正在那裡錄製「蘇芮電視專輯」!若不是同學坐著計程車前來尋找我這隻迷途羔羊,我差點兒就「棄蕭邦而投蘇芮」了。

出國之後有一次回台灣,弟弟帶我這個愛唱歌的姐姐去卡拉OK,當時卡拉OK剛在台灣萌芽流行。那次的經驗把我驚呆了,世界上怎麼有這麼棒的唱歌工具啊?於是我在家中原有的音響設備裡,添加了卡啦OK伴唱機。

去年聽完學妹的學生演唱會後我告訴老爺:「大家都唱得好棒啊!我也好想唱喔!」老爺說:「那你怎麼不告訴學妹,叫她也讓你唱一首呢?唱完後她可以對學生說:『你們聽,沒有好好來上課學習的人,就只能唱成這個樣子!』」

老爺的話,是對我還是對學妹的褒或貶啊?但是不管他了,既然我愛唱歌,但卻從來沒有學過,我真的很想試試看。人生大半已經過去,如果想做什麼,就別說空話,趕快去執行吧!

學妹聽過我唱歌,覺得唱得還可以,如果不是要成為專業歌手,自己能娛樂就行,何必找麻煩花錢上課呢?但經我苦苦哀求,學妹終於答應為我上課,想到我就要開始我的歌唱課了,我「磨牙擦嘴」躍躍欲試。

第一次上課前,我需要選兩首歌並印歌詞兩份,這個可比我的學生帶著一大袋子琴譜容易多了。因為我已經有音樂基礎,音準與拍子方面無須老師擔心,但因我自己亂唱了很多年,可能早已累積了不少難改的惡習,就像教非初學的鋼琴學生一樣,對老師來說可能是個麻煩,所以第一次上課時老師決定為我好好把個脈。

話說上合唱團時,指揮老師也常常提到有關發聲、換氣、子音咬字與母音結尾等等的注意事項,但是伴奏不需開口,我就聽聽而已。也想起從前看到張宇在「超級星光大道」中說:「唱歌時每一個字都要好好負責」,當時我只聯想到「彈琴時每一個音都要好好負責」,開始上課後才知道,我以為我唱歌時負責了,其實完全沒有,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怎麼負責,想負責也負責不了!雖然人人都能唱歌,但其中學問真是太大了!

我以為我會呼吸與換氣,但是已經多少年沒有使用,更何況現在年事已高,老師的三套發聲練習中我只做完第一套,就感覺眼冒金星搖搖欲墜!原來我就是拿著麥克風自己唱得高興,上課後就不一樣了,我總想著每個字的音發得對嗎?嘴張得夠大嗎?換氣時肚子的收縮對嗎?每一句的律動做到了嗎?重點歌詞特別強調了嗎?

因為我的舒適區是高音部,一向喜歡飆高音譁眾取寵,中低音部唱完後講話都沒聲音,但老師卻希望我離開舒適區,開發我的中音部。經由老師的指導,我才了解原來我的發聲方法大有問題,如果依照正確的方式唱,就不會那麼痛苦,音色也會更加明亮。

此外自己在家唱卡啦OK時,麥克風的回聲裝置是一種加料,彷彿為歌聲換上迷人彩裝,在老師家唱時則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可謂是沒有穿衣的真實裸體聲音,各式斑點顯露無遺,聽起來雖不習慣,但老師的麥克風卻不失為學習改正的利器。

唱卡啦OK時有機器伴唱,上課時則是老師親自操琴。我不能靠耳朵彈琴,沒有琴譜不會彈,覺得學妹只看著我印的歌詞就能邊彈邊聽我唱,還能不時指正我的歌聲,真是太神奇了!有趣的是她聲稱自己有過動症,不能坐著好好看著譜上的豆芽菜彈琴,反而覺得我厲害,能看著譜把音一個不漏的全彈出來!

老師非常有耐心的一字一句帶著我,覺得我有進步,但是往往她說「這樣就比上次好」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不同的事,也不知道差別在哪裡。若提到頭腔或胸腔的共鳴點,我更是一頭霧水,說實在的,頭幾堂課我的確有一點小小的沮喪。

後來要準備演唱會了,平日在家唱歌就是對著電視銀幕看著歌詞,沒機會拿著麥克風對著觀眾像歌星一樣獻唱一曲,這是個非常不同的經驗。何況多少年來都是我當老師,難得有機會再當學生,認識一些學妹的學生們都學很多年了,我也看到他們的進步,我這個鋼琴老師可不能隨便打退堂鼓啊!

一段時間之後我對女兒說:「阿姨規定你這個星期六,一定要去我的演唱會。」女兒大叫說:「你才上了幾個月,就有演唱會啊?你對你的學生有這麼好嗎?不是起碼要學一年?」我說:「我也不知道,老師說可以就可以啊,不過我只唱一首歌就是了!」

除了一首表演的歌曲,我也準備了一小段脫口說,簡單介紹一下我的音樂背景及上課原因。高中時為了考大學,除了鋼琴我得加學一項副修樂器,考前又臨時將副修轉成主修。套幾句現代人的生活用語,可說我的主修樂器是「被我利用完後馬上一腳踢開的前男友」,然後我回到「鋼琴舊愛」身邊,幾十年後無聊了,又找了「歌唱小三」。心得則是:「小三帶給我快樂,但是也真的很麻煩啊!」

演唱會結束後,老師覺得大家的表現都出乎意料的好。學生中有一位非常年輕的女孩,她同時跟老師學歌唱與鋼琴,我特別喜歡她彈奏的那首孫燕姿的歌曲「遇見」,聽著聽著不禁潸然淚下,覺得她用鋼琴音樂表達出的情感,是我今生都不可能達到的境界。

我給自己的演出勉強打七十分,坦白說我其實不太知道是自己怎麼唱完的。不過也不奇怪,我早已年過半百,如果要把歌唱學到我現有的鋼琴水準,意思是「老師要求的我都懂,知道怎麼練,表演時知道自己有沒有彈好,不好是為什麼不好」的狀態,我想可能還需要十年吧?

許多報導都提到唱歌為人帶來身心愉悅的感覺,以我的年紀而言,更可在退休後成為我的休閒嗜好之一。這或許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演唱會,但我相信我會一直唱下去。

 ---------------------------------
閱讀舊文:「聲入人心」之旅


2 則留言:

歌友Y 提到...

特地在此給您留下我的「數位掌聲」: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YuYunbeautifulworld 提到...

下次記得要通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