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2022

就當我死了

當年大學畢業申請到美國讀研究所,對這裡的情況一無所知,剛好有個朋友的姐姐正在此所大學就讀,於是便與她聯絡。記得當年學姐說:「這裡的研究生宿舍非常棒,比住在家裡還舒服!」 

我聽了滿頭問號,怎麼會比家裡還舒服呢?等到了學校,看見美國地大物博,宿舍裡空間大不說,家具家電也樣樣齊全,才瞭解學姊的意思。

凡事都有「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兩面。「看的見」的舒服是學校的好環境,「看不見」的那一面當然就更舒服了,因為出門在外,生活上大部分事情自己做主,父母的持續嘮叨與碎唸也大量減少了。 

現在的我已經升級成兩個成年孩子的母親了,說他們是孩子,但他們已經是大人,也離家獨自生活非常多年了。

我認為美國孩子滿18歲進大學後,不會再回家常住,因此孩子偶爾出現一兩個星期,就像我回到台北一樣,等同客人。我與孩子之間的親子互動,再也不會回到他們小時候的樣子,人生階段改變,事過境遷,不需要也不應該回到從前。  

之前他們住在沒有直飛飛機可達的區域,回家一趟幾乎花整天的時間轉機,並不容易,他們也不常回來。但最近兩個人不約而同搬到開車就可以回家的州,讓我「真空巢」的平靜生活,不時要起一些小漣漪。 

讀研究所時曾聽到一個室友描述她大學時住在外面,每次母親若去看她,就會打開鞋櫃數她的鞋,看看是否又多了幾雙,然後囉囉唆唆說個沒完,罵她不應該買這麼多鞋浪費錢。 

當時我就想「世界上怎麼有這種恐怖的媽媽啊?以後我要是當媽,可千萬不能這樣!」最近因為孩子較頻繁出現在我面前,我忽然發現我也沒有比昔日室友的媽媽高級到哪裡去! 

上次兒子回家前先上網買了衣服寄回來,通常包裹寄到家裡,我就打開照相,再跟兒子確定有包裹,反正就是告訴他一聲,不會囉嗦其他,他花他自己的錢買東西,跟我沒關係。 

但是問題來了,他回家後的第二天就穿上這件衣服。我馬上問他說:「你怎麼就穿上啦?不是應該先洗一下嗎?」 

「新衣服買回來先洗一次才穿」是我家一向的習慣,但是問完這兩個問句之後,我立馬明白我完全不應該問這些問題,只是話已出口來不及收回了。兒子離家已經這麼多年,平常他多久洗一次衣服?洗的時候是怎麼個洗法?如果完全不洗呢?這些我看的見嗎?我管的著嗎? 

這一次兒子搬家前告訴我們他計畫怎麼做,但在對話的過程中,我們兩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與建議。 

我們自認為是開明的父母,會說出我們的想法,也覺得自己有資格說,但是也不可能強迫他做,因此就是說說罷了。最後他完全沒有採納我們的建議,基本上就是照著他原本的計劃執行,我們只是幫忙做了一些勞動活而已。 

於是我也了解到一個情況,就是現在跟孩子見面的機會多了,互動的時間也增加了,不可避免地聊天說話,難免對於他們做的事或行為有想法,常常會在不經意之間發表一些自以為是的評論。 

以前老爺曾批評我說:「你就是喜歡別人聽你的!」乍聽之下我愣住了,再想一下,這樣有錯嗎?這世界上有人說話時,是闡述「自己覺得沒道理」的想法,然後「希望別人聽了當屁」嗎?不會吧?如果我說出來,那我肯定覺得自己有道理;別人不一定要照做,但是總可以聽見吧? 

只是很多事沒有對錯,就是不同的想法與做法。例如兒子搬家,怎麼搬不重要,條條大路通羅馬,最後能搬到搬好就行。我不會因為他沒有接受我的建議而沮喪,我只是覺得我自己蠻煩的,說了太多不需要說的話,浪費太多口水。 

想到以前回台北時,老媽看到我買一本食譜,就說「你買這個幹嘛?你又沒有那麼愛煮」;看到我買一本「離婚教主施寄青」寫的「婚姻終結者」,就給我一本「薇薇夫人」的「一個女人的成長」;總之我只要回到台北,只要我人在老媽面前,不論我幹嘛,她總是會不時的發表一些評論。 

十有八九的時候,老媽這些有的沒的的評論,對我而言都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還感覺有點負面,好像我難得回家,她就是要說點兒什麼的意思。我給兒子搬家建議的心態彷彿也是這樣,與老媽類似,而我非常清楚的明白,我一點也不想成為一個像老媽一樣的母親! 

前一段時間聽朋友提到她老公的弟弟單身未婚,一家人帶著公婆到小叔家住,小叔家髒亂不勘,但是婆婆竟然一句話都沒有講!我聽了馬上說:「楷模!楷模!你婆婆是我們的楷模!我們要向她多多學習!」 

最近讀了不少網上中國作者所寫的真實生活故事,在那些故事中,大多數人與人的互動是完全沒有界線的,父母更是任意介入成年子女的未來,例如決定孩子嫁娶什麼人,找什麼樣的工作,甚至重男輕女的家庭要求女兒也要努力成全兄弟的一切。 

我的周圍也有幾個與我一樣年紀的朋友,整天抱怨孩子應該換工作,現有的工作不好薪資不高;也有人看到孩子出門旅行就說孩子亂花錢;更有人覺得孩子不會存錢,要幫孩子管錢!如果孩子的職業選擇與父母的專業有關,那就更糟了,這種父母更是說個沒完! 

我不能想像如果我自己有那樣的父母會是什麼樣的情況,還好我二十多歲就離家,但是我知道我父母對弟弟的干涉一點都不少;我更不能想像我自己成為那樣的父母! 

因為我們兩個人都不希望自己常常對孩子囉嗦或做無謂的評論,於是想到一句話可以提醒自己,就是「就當我已經死了」,我們要努力做到「能不發表意見,就不發表意見」,孩子生活上無論大事小事,我們都要相信他們自己能選擇決定並處理好!

---------------------------

 閱讀舊文:「不理父母的小孩


1 則留言:

UN 提到...

當父母真的不容易,很多時候有「現世報」之慨,即使就當自己死了,可能會偷偷「死得不甘心」😆。有小孩就有一輩子的功課要學習,不是學習如何管他們,而是要學習如何不要管,實在是一大學問,我也在繼續努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