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14

It’s just a Game !

我家的兩個孩子都打球,尤其女兒,是真正喜歡運動的運動員,她從五歲開始參加社區季節性的足球與棒球活動,到了高中又加入了游泳隊與壘球隊,轉眼間我當「運動媽」也已經超過十年了。

有一天朋友來電話,我說:「我正要出門。」朋友問:「你要去那兒?」我答:「我正要去看棒球。」朋友說:「哇…好高級啊!是現場的嗎?」我說:「當然是現場的,是我小孩打的!」所以家中只要有運動員,家長們就有個重要的任務:看球賽。看了這麼多年後,我發現到美國人熱衷看球賽,到一種幾乎瘋狂的程度,因為看球的人瘋狂,不用說打球的人就更全力以赴賣命的打了。

看球賽的第一條件,就是得看得懂,如果不懂的話,那還有啥看頭?例如我這個年紀的台灣人,十有八九都看得懂棒球,這是因為環境,但我並沒有打過棒球。美國人就不同了,他們不只會看,而且就比例上來說,許多人都在讀書時參加過這些球類項目,就像女兒現在參加高中校隊一樣,不只是運動而已,更是一種榮譽,也與隊友們在情感上形成一種不同的聯結。

看球賽的第二個條件,就是當兩軍對峙之時,一定有一邊是我們喜歡的隊伍,於是我們便幫那隊加油。在看比賽的時段裡,心情非常激動得跟著球七上八下,當贏的時候我們便歡欣鼓舞如癡如醉,覺得老天真是有眼,輸的時候我們又捶胸頓足如喪考妣,真想把教練球員全都打一頓,看完一場球賽後,往往精神已經全部用盡,嗓子也啞得說不出話來了。

女兒從小參加的這些隊伍,即使只是學習隊伍或高中校隊,不是國家代表隊,她也不是全隊的重要得分人物,但不可否認只要參加了,就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今年九月開學橄欖球季開始後,全美國竟然在同一週內有三位高中學生因打橄欖球而喪失性命 (CNN: Third high school football player dies in a week),家長們真是情何以堪?讓我在當「足球媽」的這最後一年忽然開悟了,想到「真的需要這麼認真賣命的打球嗎?」

今年參加女兒球隊一年一度的 Potluck Dinner,與其他家長們聊著,有個母親對我說:「你女兒還不錯,沒受到什麼傷害,不像我女兒,背痛已經很久了,還有另一個孩子,腳踝老是有問題。」我說:「她去年扭到腳,前一年也傷到手,不過還算幸運,現在都好了。」

因為我們有個熟識的中醫,每次當女兒覺得身體某處有問題時,自己會要求去看醫生。醫生不同意一邊治療一邊還繼續活動,所以她就得停兩個星期不練習也不上場。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兩個星期怎麼夠?整個球季也只有兩個多月而已,還好她即使很不高興不願意,還是會聽醫生的話。

女兒的個性在球場上無法與人爭強鬥勇,所以在足球隊中的位置是守門員。雖然當對方進攻得分時全隊都有責任,沒有人會怪她,但她還是要盡力救球,於是難免會出現一些在我看來是非常危險的動作。今年我甚至嚴重警告她:「你千萬不要為了去救一個球而傷了你自己,It’s just a game,如果你真的受了傷,那就可能是一輩子的事,你用自己去換今天別隊少得一分,值得嗎?」

其實當我說出「It’s just a game」的時候,我自己也嚇了一跳。多年前朋友的兒子踢足球,她常常開一兩個小時的車遠征去看比賽。當時她兒子年紀雖小,卻挺能接受球賽的無常,有時大人看得都氣死了,孩子反而說:「你們幹嘛那麼激動啊?It’s just a game!」朋友跟我抱怨說:「比賽就是要贏,不然打什麼?我這個兒子對比賽結果一點感覺都沒有,真是沒肝沒肺!」當時我聽了也十分同意。

曾幾何時物換星移,我還希望女兒在足球場愈沒肝沒肺愈好?It’s just a game 嘛!


1 則留言:

YuYunbeautifulworld 提到...

兒子從小打Ice Hockey 我呢?撞一下玻璃牆 碰!我的心臟也跟著 碰!兒子在學校組不成隊,所以十年級後Ice House 沒有隊了,就不打了. 沒想到上班後又開始了, 每星期日晚上很晚才開打.星期一清晨6點的飛機飛LA上班,他卻樂此不疲! 同意琴老師所說: 家長們真是情何以堪?真的需要這麼認真賣命的打球嗎?或許這就是American culture 我從來就沒搞懂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