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2013

鋼琴「葉克膜」

幾年前我看了一個談話性節目,介紹了「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一書,醫師作者陳秀丹提到一位她的老師,剛好也就是我認識的一個人,所以我買了這本書來看,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葉克膜」這個名詞。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 (10/14/2013):《「葉克膜」是一種體外急救設備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縮寫 ECMO,音譯俗稱「葉克膜」),用以暫時協助大部份醫療方法皆無效的重度心肺衰竭患者進行體外的呼吸與循環。葉克膜除了能暫時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減輕患者心肺負擔之外,也能為醫療人員爭取更多救治時間。》

「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一書中提到使用「葉克膜」的費用極高,而很多醫院濫用「葉克膜」的案例也不少。顧名思義,這本書是在提醒大家重視「善終」的重要性,病人若該走了就該放手,不擇手段用科技產品只為了維持一口氣在,讓病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無論對病人自己或是家屬,都是一種折磨。

但「葉克膜」為什麼會跟鋼琴扯上關係呢?且聽我道來。一天有個家長問我:「老師,你還收新的鋼琴學生嗎?」
「這是我的工作,我當然收啊,只要雙方時間可以配合。」我答。

但我覺得很奇怪,亞洲小孩是出了名的「會彈鋼琴不會擦屁股」,她的孩子已經十歲了吧?這兩項應該早就都會了,怎麼還會問我呢?我可沒興趣搶別人的學生。再繼續問問聊聊,原來她覺得孩子最近不好好練琴,母親與老師都不滿意,她想在一星期中再找一個老師,多上一次課。

根據我僅有的一點小小的有關管理方面的知識 (不知是否正確),那就是一個人的頭上應該只有一個老板,然後那老板的頭上也有一個他的老板,各人聽自己老板的指示來分層負責。試想若有不只一個老板,那當各位老板們意見不同的時候,該聽誰的呢?

鋼琴老師也是一樣,除非已經是音樂系的學生了,可能主修老師之外還有室內樂老師等各司其職,但這孩子還沒到專業的地步,不論他喜歡還是不喜歡彈琴,在同一時間並不需要兩個老師,所以這位家長不是要再找一個老師,而是孩子在學習上已經出現疲乏症狀,她不介意多花點錢,找一個「鋼琴葉克膜」來督促孩子練琴,並希望藉著「鋼琴葉克膜」來拖延時間,當然若能起死回生的話就更美妙了。

另一個家長聽到了我們的談話,問我:「我孩子也是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練,靠他們自己練總是靠不住,如果經濟上可以負擔沒有問題,家長也願意多花錢,那麼找了一個人陪他練,就會多練一點,學習上也會比較有效率,那麼這樣不是也很好嗎?」

只要能達到某種目的,花點錢也沒關係,這種道理及做法在某些事上當然沒有錯,就像你不想自己剪草所以花錢請人剪,我今天不想煮飯就出去吃。但如果是自己孩子程度不好考不上好學校,家長就花點錢走後門,讓他能進去就讀,這種狀況就比較具有爭議性了。

對於孩子的鋼琴教育來說,我不能說請個「鋼琴葉克膜」有錯,家長既不是花我的錢,還可能讓我增加私房錢呢。但這就是一種只管「看的見」的做法,跟「只要能讓孩子吃多長大,餵十年也無妨」是雷同的。我知道大部分送孩子學琴的家長,自己都不會彈奏樂器,根本不了解學習的過程,當然就只能管「看的見」的了,常以「聽起來斷斷續續的」,還是「聽起來很順暢」,或是老師今天滿意不滿意來判斷孩子的練習狀況,這也無可厚非。

但使用「葉克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今天遇到個早產出生的嬰兒,我們為他裝上了呼吸器幫助他,希望他慢慢的可以靠自己存活並能繼續長大,那麼做了這件事就是有意義的。有些孩子還小理解力都還不夠,父母卻非要急著開始讓他學琴,所以得陪著孩子上課及練習,家長自己也順便學了,一舉兩得完全沒問題。但練琴的人畢竟是孩子自己而不是家長,通常過了一段時間後,家長就跟不上進度了,那也就表示放手讓孩子自己負責呼吸的時候到了。

但如果是個已經是個得了重症拖了很久而且存活希望很渺茫的人,我們還要使用「葉克膜」,來讓台灣這個已經是遍地「植物園」的地方,再多增加一個「植物人」嗎?如果孩子這麼大了也已經學了這麼久,卻還要使用「鋼琴葉克膜」才能繼續彈下去的話,那麼要用到什麼時候呢?這樣做有意義嗎?
 

有的時候我真是不太明白,使用「葉克膜」的目的,到底是為了病人自己,還是為了病人身邊那些沒病的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