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2014

世間可有懶小孩?

上完鋼琴課,我對家長說:「你這個孩子,論聰明才智或學習能力,絕對高人一等,算滿分十分吧!可是說到練琴…大概…只有…兩分。」

家長聽了無奈的笑笑:「老師,你說的對極了!他就是這樣,聰明的很,但懶的不得了,什麼事都不願意做!」

「你這句話我不是很同意,對我來說,這世上沒有懶小孩,只有缺乏動機去做某件事的小孩。」我說。

「哦?我倒是沒有這樣想過。那麼要怎麼樣才能讓他有動機呢?」家長問我:「老師,那您的孩子呢?他們有動機嗎?我看你的孩子很好,因為你一點都不懶。」

我笑了,別人看我與我自己看自己,怎麼差這麼多啊!我總覺得自己很懶,啥都不想做,但可能該做的也都沒少做,所以別人看我,都覺得我很勤快。

「那麼,你的意思是,因為你懶,所以你的孩子懶嗎?」我反問家長:「你也不懶啊!老婆不開車,都是你當車伕,為了養家活口,又兼了這麼多的工作,從早做到晚,每次來上課時,五分鐘就聽見你睡著打呼的聲音,琴聲都擋不住。你覺得你懶嗎?如果你也不懶,那為什麼你的孩子會懶?」家長無言了。

學生離開後,我回想了一下,發現我今生…從來…沒有…說過我的小孩懶,或許應該說我的「教育字典」裡面,根本沒有「懶」這個字。雖然孩子的房間亂七八糟像颱風吹過,很少整理罵也不聽;雖然他們餓了就去翻箱倒櫃找零食,也不會開火自己煮個餃子來吃;雖然他們看我們鏟雪也沒幫過幾次忙;雖然他們不喜歡做中文功課,更不願意練琴。

我知道他們不願意做這些事,是因為他們缺乏動機。他們不覺得房間亂是一種大罪惡,只要物品找的到就好;他們不會主動煮東西來吃,因為他們沒有那麼餓,嘴饞吃點零食就行;他們不想幫忙鏟雪,因為兩老還鏟的動;中文功課那麼難,一想到他們就頭痛,他們不彈琴也已經幾年了,「為什麼我媽是鋼琴老師,我就得彈?Why?」

但生活中還是有許多事,是他們會主動去做的。例如小時候要去出去玩,叫他們穿衣穿鞋,動作一定很快;看到桌上有喜歡吃的食物,一定主動去拿,還拿很多吃個爽;衣服髒了的話,會主動提醒我該洗了;就算他們不願幫忙做家事,但如果想穿的衣服還在烘乾機中,他們會自動去拿出來;等到十六歲可以學開車時,那更是積極,一出門就搶著開車,把握練習機會。更令我跌破眼鏡的,是好不容易我的「家長中文功課」終於做完,但孩子自己卻開始熱了,兒子進了大學修中文不說,還到台灣上了四個月中文課,女兒則是聽中文歌看台灣偶像劇,動不動就介紹給我這個跟不上時代的老媽。

我覺得「人的行為是被恐懼統治著的」,我們怕餓所以吃飯;怕冷也怕難看所以穿衣;怕沒錢活不下去於是努力工作;怕婆婆覺得我不是好媳婦,所以我努力煮飯打掃盡心招待照顧她;怕孩子沒有競爭力所以我當虎媽逼孩子,總之行動背後的動機,常都有恐懼在支撐著。孩子沒有我們的恐懼,所以他們想做與不做的標準與我們不同,這樣有錯嗎?

想想當一個人剛出生時只能躺著,活動範圍極其有限;當長大一點能翻身了,就高興的開始翻個不停,直到累的睡著;坐起來後,視野又變的不同了;然後循序漸進,我們開始爬,到最後站起來走路。當一兩歲之後體能的發展漸大限制減小,於是 Baby 開始東摸西摸探索世界,並學會做更多的事。請問,這世上真有懶人嗎?有那個 Baby 情願躺著都不翻身,不會主動站起來,或是該走了也不走,只待在原地躺著?除非是有需要就醫的生理機能障礙,否則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到漸漸長大,一直在都學習,並從這學習過程中得到樂趣,有人會選擇懶一輩子嗎?

但小時候愉快的學習心情並不會持續太久,因為一段時間後,大人們就會讓孩子從「Great Job 的天堂」掉到「No No 的地獄」,慢慢恐懼就愈來愈大,每走出一步都膽戰心驚,不知道做了什麼事後大人會為我們定什麼罪。更何況有很多時候是狀況不明的,例如在家可以玩衛生紙盒,去阿姨家就不行;在家媽媽把愛吃的都挑來給我吃,出門自己想挑就被罵沒禮貌,總之孩子被搞得暈頭轉向。

長大了更糟,我們為孩子安排一堆課外學習及活動,但從沒有問過他們是否真想去,不喜歡彈琴的孩子得為父母彈,喜歡的項目大人又說沒用不准去,做了只會被批評,很少得到讚美,慢慢有興趣的項目也變的沒興趣了。這種被動的學習動機,大部分都是事倍功半。學校功課也一樣,考了八十分的我們覺得他該有九十,得了九十五我們又說:「為什麼你沒再多對一題變一百?」如果不想做的還是得做,做了後大人也都不滿意,反正做與不做都被批評,那為什麼要做?

如果說「人之初,性本善」,我更要說「人之初,性本勤快學習」。是身為大人的我們,忘了自己曾經是孩子,也曾經愉快的希望長大並盼望學習,然後學習動機都被大人抹煞了。等到我們也長成大人,並進一步成為父母,我們也用相同的方法對待孩子,動不動又給孩子扣上一頂「懶帽子」,說他不願意學習。

英文有句話說:「我們可以帶馬去水邊,但我們不能強迫牠喝水」。與其逼馬喝水,不如等牠自己口渴。與其傳遞恐懼成為動機,讓孩子怕父母老師不高興所以練琴,怕自己以後不如人沒飯吃所以得讀書,為了怕這個所以做那個,然後又做的心不甘情不願也做不好,不如我們自己先以耐心代替恐懼,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慢慢長大,讓他有機會去發現自己有興趣的項目,並主動去學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