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013

慣性錯誤的覺知及改變

初學不到一年的八歲學生來上課,一首八小節的曲子,其中有一小節的節奏是錯的。我告訴他說:「除了這一小節外,其他的七小節你都是一百分。請再算算看拍子,再彈一次。」第二次就全對了。

後來他父親對我說:「昨天晚上我們已經發現錯誤了,我也糾正了他,還陪他練了很多次,為什麼今天還會錯?老師,你覺得他有什麼學習上的障礙嗎?」我問父親說:「請問你說昨晚陪他練了很多次,這很多次到底是幾次呢?」父親想想說大約十幾次。我一聽就知道問題所在了。

我常講這個「蓋房子」的故事給學生聽,如果房子已經蓋成了,卻發現蓋的是錯的,此刻要重蓋,就得再花至少兩倍至三倍的時間及力氣拆掉再蓋,只會是事倍功半,為什麼不第一次就蓋對的?這個學生很乖,我說每天每首曲子練五遍,通常他都會照做,那麼在昨天之前,錯的節奏雖只有一小節,但也已經彈了起碼二十次了。

發現錯誤後父親陪練的那十幾次中,若仍是到那小節就又錯再改,那麼這一次就不算是一次完整的練習,需要重新來過。如果能累積到二十次都是全對的,可能就得彈四十次了。那麼只有十幾次練習,怎麼可能去除一個已經養成一星期的慣性錯誤呢?要是練習時大人吼吼叫叫孩子痛哭流涕的話,那麼就算彈了一百遍,效果也只能打一折了吧?

如果今早來上課前還有機會彈幾次,如果在彈給我聽之前能有機會被提醒,如果在彈的時候自己能特別全神貫注小心謹慎,那麼一百分的機會就大了些。但是孩子還小,做事也許沒那麼上心,如果這麼多的「如果」今早都沒有發生的話,那麼昨晚的十幾次練習效果不會太大,只能說是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也確實幫助了彈第二次時的改正情況,而不是第一次就會彈對得到一百分。

經由我的說明,這位父親也了解到不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問題,而是慣性一但養成就是這樣,想改並不容易。

當有問題出現的時候,第一步就是「覺知」。有了「覺知」後,就要問自己想不想改變?如果想的話,那就要研究看看如何修正自己的行為,才能有所改變。當這些都有了答案後,就得開始面對問題提醒自己,在狀況出現時丟掉平日的慣性,用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方式來面對。改變雖不容易,但如果有意願也有信心,就算頭幾次不能做到,還會繼續堅持下去,並相信自己能做到,那麼總有一天會達到目標。

所以彈錯不用怕,壞習慣也不用怕,怕的是生活上有太多的慣性錯誤,並不是像孩子練錯節奏這樣容易被發現,或是根本不願意面對問題承認錯誤,如果連覺知都做不到的話,那就更甭提改變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