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2016

偶像牧師來演講

大約兩年前經由朋友的介紹,我開始讀一位牧師的文章。他的筆風非常有趣,每天都寫而且很能扯,讓我一讀傾心,同時也佩服他的毅力、直爽、與直接,他講道理時清楚,該批評教會教友時亦豪不留情,更佩服他身為牧師,卻從不諱言自己是人不是神,也有自己個人的問題。

 沒想到這位牧師竟然來到本郡演講,那一定得廣告一下!於是我寫了一封信發給朋友們:「各位朋友,請不要誤會,我不是基督徒,也請省點力氣,別對我傳教,我只是不小心有一位牧師偶像罷了。今天下午有探子來報,說偶像馬上就要來到家門口演講了,真是太感謝上帝讚美觀世音菩薩了,怎能不前去一探究竟一賭其廬山真面目呢?」

我偶爾會發一些活動消息,例如合唱團的音樂會等,總之這些都是可被視為廣告性的垃圾郵件,有興趣就去參加,沒興趣就刪除唄。此次收信的朋友中有基督徒也有非基督徒,這不奇怪,有趣的是此信引起的一些迴響。

有個朋友寫來:「你的遣詞用句真有趣!那你聽了偶像演講後有啥感想?」我反省了一下,可能是我廢話寫的太多,卻反而模糊了重點。我告訴朋友:「這是對我的讚美嗎?謝謝啦!但是你該看的沒看清楚,不該看的卻看得太仔細了!演講是下星期六,時間還沒到啊!我那能自己憑空生出感想呢?」

有個基督徒朋友說:「你雖不是基督徒,對基督教的各個人士卻是消息靈通。」這也應該是讚美吧?我說:「我的另一個基督徒偶像是『連加恩』,如果他來演講,務必通知我。」多年前我在棒球場看兒子打棒球,同時看他寫的書「愛呆西非連加恩」,我方隊伍進攻時我就看球,對方進攻時我就看書。那時候剛好坐在球場的板凳上,書中提到他在非洲有一件事快做不成了,他不停的禱告,並以棒球為例來當比喻比較,當下覺得非常感動,差點兒在球場邊眼淚鼻涕齊飛。

有個朋友則問我:「你覺得你不夠幸福嗎?」本來我不懂為何有此一問,後來才發現我一心要去看偶像,結果打了字寫了信,卻不記得自己寫了演講主題是「幸福的人生」。另一個年紀較大的朋友則覺得到了她的年齡,已經不需要考慮是否幸福的問題了。對我來說,只要能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偶像演講,他講什麼主題都好,不是嗎?

另一個基督徒朋友,則對我提到兩件事,第一是強調如果我聽完演講後得到任何啟發,因此成為基督徒,這是因為神有在我身上做工,而不是因為偶像牧師的原故。這個我也了解,我也不喜歡聽到基督徒朋友在傳教時,給我一種是他自己需要增加業績的感覺。第二則是認為如果我信了主成為基督徒,我可能會對我寫的這封廣告信感到後悔。

這位朋友跟我不熟,不知道我臉皮城牆厚,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我,人生字典中也鮮少有後悔二字。雖然我不必對他解釋,但我還是得反省自己,我到底寫了什麼褻瀆神的文字,會給他這種感覺?後來發現他本來就是個嚴肅的人,更不用說提到信仰時要嚴肅。我的文字給他的感覺,是一方面在傳遞訊息,另一方面卻在開玩笑,但這也就是我的風格,我需要因神而改變嗎?有沒有拿信仰開玩笑,應該是我跟神的事,神知道就好。

另一個朋友知道此牧師之所以成為我的偶像,是因為我很欣賞他能扯,演講當天開始前他說:「我希望在演講中,你真的能聽到牧師所提到有關耶穌基督的部分,而不是只是他的笑話。」這個怎麼說呢?其實不管誰聽誰說話,一般人都是撿自己想聽的聽,把不想聽的部分過濾掉,夫妻之間如此,孩子聽父母說話更是如此,讀者讀我的文章,又何嘗不是如此?所以我一定會聽到我想聽到的,其他的我就不能負責了。

牧師前來的教會是一個台語教會,所以用台語演講。不可否認教會的作非常貼心周到,還準備了即時國語翻譯的耳機。我雖拿了一個,但是只聽了三十秒就作罷,因為翻譯的人不但慢半拍而且語調極為平凡,怎麼能跟眼前牧師的唱作俱佳相提並論?再說見到偶像之後,我的粉絲能量發揮到極致,平常聽不懂的台語全都懂了,那裡還需要翻譯機?

聽完演講之後,說實在話,一切在我的預料之中。因為我是抱著娛樂的心情前去,這一點得到完全的滿足,牧師的演講的確與他的平面文字一樣迷人。至於牧師提到的一些重點,例如完美二字是人生最大的災難,與其追求完美不如追求滿意,要能接受並欣賞自己周圍的人,不要只追求外在的豐盛,更要追求內心的豐盈等等,這些觀點他早就在文章中提到過,這些也是許多其他非基督徒名人演講的內容,並非基督教專屬,所以對我而言並無新意,聽了就是。

其實在聽演講當天的早上,我剛開始上另一個教會的牧師所開的課程,內容包含「老子、莊子、佛經、與聖經」。把兩個牧師比較一下,偶像彷彿是個已經成為明星的牧師,來到美國不久後就馬不停蹄的到處演講,這場演講也就像是一個鋼琴家演出一首已經在台上彈過一千次的曲子一樣駕輕就熟。

至於開課牧師,不管他多有學問或能教什麼,我只知道他沒有因為宗教及身為牧師而為自己設限,所以能開這的課程,來上課的人雖不多,但卻包含各式人種與宗教,感覺上已是身在另一個超出宗教的層次了偶像牧師的普渡眾生相比,開課牧師的曲高和寡,也是必然的現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