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2013

時辰未到

女兒與一群一起在中文學校長大的同學們,上學都超過十年了,如今算是已經畢業,順理成章在中文學校義務幫忙。女兒在幼稚班擔任助教,幫老師做一些雜事,也順便照顧另一位老師的兒子。

因為幼稚班的同學都太小了,家長也一同在教室中陪讀。記得去年剛開學時,女兒說坐在她旁邊的媽媽,覺得她照顧的這位小朋友中文很棒,就問女兒有關他的事。我說:「她不會以為這個小朋友是你兒子吧?」女兒說:「沒有啦,我告訴過那媽媽說我不是他的媽媽,我只是幫忙照顧他。」我說:「你可以說你是他姐姐啊」。

每星期放學後,我都會問女兒今天在教室中工作的情形,她也會告訴我班上發生的一些趣事。昨天放學後,依照慣例我問她同樣的問題,她說:「今天真是...累…死我了!」
「為什麼?老師派你做什麼特別的事嗎?」我問她。
「不是啦,是因為弟弟啦。」女兒答。
「怎麼了?弟弟上課不乖嗎?」我問。
「不是弟弟不乖,是現在開始學拼音了,可是他都不會,不只是他,所有的人都不太會,所以我就一直教他,好累喔!」女兒說。

我聽了哈哈大笑,跟女兒說:「你真的都忘了嗎?你五歲的時候也不會啊,別說你了,你哥五歲的時候也是一樣不會!」
「我跟哥哥都那麼笨啊?」女兒問。
「這是你自己說的,我可沒說。其實這跟聰明不聰明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像上廁所一樣,時間到了的時候, 自然就會了,時間沒到的話,逼也沒有用的。」我說。
「那你是怎麼教的,後來我們才學會呢?」女兒問。
「我不知道要怎麼教,我只是每天一直唸給你們聽。」

說到「拼音」,傷心往事漸漸湧上心頭。

兒子從四歲半開始上春季班注音課,由於是學年中間的插班生,反正他的年紀還小,所以下一年又從秋季重讀注音班。一年之後到了六月,學年都快結束了,老師教拼音也有一兩個月了,而且兒子還是第二次學呢,但他不會就是不會。

那兩個月我每天在家裡,一講話就開始拼音:
「爸爸下班了!『爸,玻啊爸,四聲爸;下,希訝下,四聲下;班,玻安班,一聲班』。」
叫他們吃飯,就說:「吃飯了,『吃,一聲吃』,『飯,ㄈ暗飯』。」
玩個玩具就說:「玩,屋安玩,二聲玩;具,機玉具,四聲具。」

上廁所時更有時間拼個夠了:「 大便,『大,ㄉ阿大,四聲大;便,ㄉ燕便,四聲便』。」接著「大便」拼完拼「小便」,「小便」拼完拼「衛生紙」,「衛生紙」拼完還有「馬桶」,「水龍頭」,「毛巾」......

一段時間之後,不只口乾舌燥,還覺得自己跟個傻子一樣,每天對牛彈琴,可是教了也沒用,他還是不會。如果有一種「拼音藥」吃下去就會拼音,不管多貴我一定馬上去買,再逼兒子吞下去。可惜世上並無此藥,如果到了期末考還不會,咱們娘兒倆就乾脆一起去跳樓吧,遺書也不用寫了,只要帶著注音字卡,到時你爹看見屍體旁散落的字卡,我相信他就會明白了!

等到女兒開始學拼音時,老大的經驗加上老二照豬養,還有女兒語言方面的發展比起一般的孩子慢很多,幾乎到了四歲我們才勉強聽懂她說的話,所以能說就不錯了,不能再強求其他。記憶中我也加了一些拼音在生活中,但比起四年前少很多,感覺上根本沒怎麼管她學拼音,最後也是會了。

如果今天孩子已經大了,會寫字會彈琴,但一個字老寫不好或一首曲子老練不好,我們能做的最最糟糕的事,就是效法虎媽,拿著鞭子在一旁看著他鞭策他,直到他寫好練好為止。可是如果他還是個五個月大的 Baby,無論我們用任何方法來教或逼或罵,也不可能教他站起來走路或跑步,因為「時…候…未…到」。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些體能方面的發展我們看的比較清楚,如果緩慢我們也比較能接受這「時間沒到」的事實。但有些事情就不是那麼明顯,例如拼音就是其中之一,中英文都一樣。還有鋼琴,鋼琴的學習是許多不同理解能力的大集合,我個人覺得比拼音難多了。

有些家長在孩子四五歲時,就急著帶他們上鋼琴課,然後幾個月過去了,孩子還是無法獨立看譜讀音符,家長就覺得為什麼昨天問他的時候他好像會了,但今天又不會了?是老師的問題嗎?如果碰到別的孩子都比自己的孩子前進,我們更要抓狂了,為什麼別人都會你就不會?為什麼?為什麼?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啊!因為這個孩子做這件事的時間就是還沒到啊!就是老美常說的「Readiness」!

現在回頭看看年輕時的我,當初到底在急什麼?怕自己沒善盡母親的職責?怕兒子不會拼音沒面子?還是他晚了兩個月才學會,今生就會輸人一輩子?我想我自己也沒答案。

女兒現在的情況更有趣,我告訴她說:「弟弟又不是你兒子,你急什麼急?你急,他會感受到你的壓力,加上他自己的壓力,心裡可能會開始排斥這件事,那他就更學不會了。你要有點耐心,慢慢陪他唸,等時間到了的時候,他一定會學會的啦!」


沒有留言: